无形的锦旗 无言的爱

宣教中心 护患故事 2016-06-01

父亲是女儿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位男性,奠定了女儿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在手术室护士长刘雪梅眼里,她80岁的老父亲代表了关爱、慈祥、呵护、体贴、威严、力量和安全。刘雪梅说:“我和爸爸的关系一直很好,我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家庭活动……爸爸虽然不善表达,但他的爱与支持,让我自信、快乐。从爸爸那里,我学到了太多东西,那些都是我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必不可少的因素。”

刘雪梅一路成长,父亲始终是她的坚强后盾。1988年她护理专业毕业,当时父亲只说了一句话:“好好干!”刘雪梅从事护理工作28年以来,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在无影灯下、手术台上,父亲的这句话激励着她,用责任与爱心浇灌着生命之花,诠释着南丁格尔奉献精神,也让她收获了一连串各级荣誉与奖励:“先进职工”“优秀青年人才”“优秀共产党员”“能工巧匠”“优秀护士长”等荣誉。

2011年夏天,刘雪梅终于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点时间,陪着父母一起到秦皇岛度假。刚到的第二天,她突然接到护理部主任的电话,说“后天胸心外科要进行一台复杂的心脏外科手术,术前要开协调会及讨论病历,请参加”。接完电话刘雪梅看着老父亲,不知道应该怎么跟他说。父亲看出来刘雪梅心里有事,问道:“怎么啦,出什么事啦?”她小声说:“后天有一台心脏手术的工作,明天开会做准备,我想回去。”父亲马上说“快走,你现在去买返程票,明天就回京,我和你妈过两天自己回去,你就放心吧。”就这样,刘雪梅放弃休假,准时出现在协调会会场并带领手术室护士们做好手术前的各种准备,圆满地配合其他医护人员完成了这一台高难度的心脏外科手术。

十三年前的今天,2003年“SARS ”疫情正在肆虐的5月12日,被外派到北京胸科医院、冲在抗击“SARS”疫情一线的刘雪梅,惊喜地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姐,今天是护士节,爸爸想和你说话……”。电话那端,传来父亲熟悉的声音:“雪梅,今天是护士节,你怎么样,忙完了吗? ”听到父亲的关切的问候,想起多天以来工作的劳累与被感染的风险,刘雪梅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电话那边接着又传来爸爸的声音:“你是党员,应该走在前面、做好表率,我在家天天都看电视,只要注意防护,就没有问题;你儿子在我家,我们老俩口照看;全家都支持你,给你加油!”刘雪梅回忆说:“那一刻,觉得爸爸一直站在我身后,从没感到爸爸对自己的影响、关爱如此之深!”有了亲人的理解和嘱托,刘雪梅把一切顾虑都抛在脑后,全身心投入到抗击“非典”的工作中去:她查阅大量资料,认真与各组消毒隔离成员开会商讨,组织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消毒隔离防护制度》和《工作流程》,保证了赴胸科医院开展工作的首钢医院医疗队全体医务人员“零”感染,出色地完成了艰巨任务。

2007年初,刘雪梅的父亲患了肺癌,在首钢医院经过手术、化疗、术后中医药养护治疗等程序,到今年,是患病第十个年头,老人身心状态良好。刘雪梅作为护士长,总拿老爸的例子鼓舞其他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病魔。今年春节后,父亲吩咐女儿“制作两面锦旗,我有用”。刘雪梅问:“您要锦旗干嘛啊?”父亲说:“我要送给帮我术后复查治疗的主管大夫樊长胜,还要送给肿瘤科的刘承伟大夫。”刘雪梅明白了,父亲这是要送锦旗表达对医院医护人员的谢意。她说:“我们医院的医生、护士对病人都精心治疗,我自己就在医院工作,您给我的同事送锦旗,他们可不好意思接啊。”老人坚持要送,理由是自己患肺癌后恢复得这么好,离不开医院医护人员的帮助。这下刘雪梅心里不是滋味了,父亲从患肺癌到康复,一路走来,除了医院同事的帮助,自己这做亲闺女的,也给了老爸精心的护理和照顾,没功劳有苦劳,怎么就没听老爸说送锦旗给她呢!也许是老爸忘了她,刘雪梅决定试探和启发一下:“您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该送锦旗的人了?”父亲回答:“没别的了,就做这两面锦旗。”

在老人亲自把表扬的锦旗送到了医院办公室之后,刘雪梅觉得更委屈了,终于忍不住跟父亲说:“爸,您觉得我工作得怎么样?”;老父亲评价道:“挺好的,我进手术室做手术之前,看手术室的护士们那么认真细致配合大夫做准备工作,就知道你对所有患者都错不了。”刘雪梅接着问:“那您是不是也应该送我一面锦旗?”父亲哈哈大笑, 搂住自己心爱的女儿,眼神中满是骄傲与自豪:“为什么没送你锦旗?因为你是我的好闺女啊!” 

子女对父亲爱的表达,向来都是内敛的;正如父亲对子女爱的表达,也向来是含蓄的一样;最朴实的幸福,往往藏在平凡瞬间。刘雪梅父亲对护士长女儿、对医院的那份认可、那份信任,早已种在他康复十年的身体里;送给女儿那面无形的锦旗,也早已颁发在心里。  

又是一年护士节,在2016年5月12日前夕,刘雪梅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护士的荣誉称号。当她把喜讯和父亲分享的时候,父女俩心里共同涌动着喜悦与感动。刘雪梅想借此告诉父亲:“爸爸,您那无形的锦旗、无言的爱,您存在心里没有发出、没有说出的表扬,女儿收到了!”

刘雪梅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