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北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全面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市委多次召开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对标对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了“态度鲜明、行动有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在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上,提高了思想认识,形成了行动自觉,为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惠民生,各方面工作都迈出了积极步伐、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启了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航程。
城市发展深刻转型。充分认识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把握“舍”与“得”辩证关系,制定实施严格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有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调整退出一大批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推进教育、医疗单位向外转移布局,城市副中心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得到积极治理,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持续下降,城六区常住人口出现拐点,实现了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2016年达到2.49万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8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跃过4.5万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6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面打响治理大气污染攻坚战,淘汰全部“黄标车”,告别燃煤发电史,PM2.5年均浓度2016年比2012年累计下降23.7%。顺利实现“江水进京”,分阶段疏浚整治河道,地下水位开始回升。制定实施行动计划,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实行差别化水价、电价,建立水环境流域断面补偿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完成平原百万亩造林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3%,林木绿化率达到5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
规划建设管理全面加强。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突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编制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一大批水电气热和交通、通信设施建成投用,地铁新增202公里、成网运营,优质能源比重达到88%,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深化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网格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力拆除违法建设,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集中整治“开墙打洞”、环境脏乱,缓解交通拥堵,城市空间清朗有序。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认真抓好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落地实施,积极稳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开“营改增”“放管服”改革,精心组织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关村先行先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医药卫生体制、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30亿美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丝路基金落户北京。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扎实推进。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改革,率先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人群全覆盖。就业形势保持良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5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农宅抗震节能综合改造成效显著,“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民主法治扎实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稳步推进,地方立法质量明显提升,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全民法治意识普遍提高。
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舆论引导和阵地管理,强化网络生态治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创意产业活力增强,内外文化交流频繁活跃,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体育事业向前发展。
社会治理不断深入。社会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基层服务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志愿服务形成品牌。扎实推进平安北京建设,有效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逐步完善维护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形成“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群防群治品牌,首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党组作用,探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纪律规矩意识明显增强。面对转型发展、城市治理艰巨任务,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更加凸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走群众路线、攻坚克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好干部标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从严管理干部常态化,换届风气为之一新。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质量优化提升。抓好中央巡视和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顽症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明显改善。强化党内监督,实现纪检监察派驻和巡视全覆盖。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腐败斗争步步深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五年来,我们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5周年庆祝活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服务保障任务,携手河北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通过这些重大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认识,展示了北京城市的大气稳重和国际影响力,展示了全市人民的自信豪迈和参与热情,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凝聚起了做好首都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同志们,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北京发生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发展质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城乡面貌亮丽了,服务保障丰富了,群众获得感增强了,党建引领作用加强了,前进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巨大关怀的结果,是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各兄弟省区市、社会各界和全国人民积极支持、大力帮助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京部队、各兄弟省区市,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首都工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走过五年奋斗历程,我们有许多共同体会。主要是: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令在北京畅通;必须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自觉从党和国家需要的高度审视和把握首都工作,立足做好“四个服务”,以首都功能优化提升,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自觉把北京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来考量,在区域良性互动中解决自身问题、实现共赢发展;必须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首善标准,以21世纪眼光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以争创一流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为首都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必须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和工作着力点,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为推进首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这些体会是实践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大城市病”还比较严重,影响了首都功能的发挥,影响了服务保障水平的提升。同时,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等还需下更大气力;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问题较多,保障改善民生、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首都科技、人才、文化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新发展动能亟待培育壮大;安全稳定面临新情况、新风险,社会治理需要不断加强;部门职能转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还跟不上发展的新形势;全面从严治党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必须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努力开创首都工作新局面。
二、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进入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阔步迈进,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引我们奋勇前进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胜利前进,实现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北京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首都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系统阐述了关系首都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充分体现了对北京的厚爱和对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为首都当前和今后长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以武装头脑、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奋进力量;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作为案头卷、工具书、座右铭,带着深厚感情,持续深入学习,领会思想精髓,不断增强行动自觉,切实贯彻落实到全市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努力形成生动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已经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作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北京发展与党和国家的使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发展全局、把握时代潮流,对首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寄予的新期望,也是北京这座伟大城市新的历史使命,更是全市人民热切期盼的美好明天。我们要始终牢记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准确把握首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解放思想、矢志奋斗,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拥有优质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城,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首善之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世界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面向未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转型发展时不我待。我们要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筹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历史机遇,更加突出首都发展,牢牢把握“都”与“城”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使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更加突出减量集约,严格控制城市规模,“瘦身健体”,有效解决“大城市病”,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突出改善民生,坚持从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落细落小、多办实事,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全市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今后五年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首都功能实现新提升。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中央政务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地位更加彰显,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建成。
——城市发展形成新骨架。中心城区功能重组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主要功能节点初具规模,新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蔚然成形。
——经济发展汇聚新动能。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服务业优势地位更加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发展实现一体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全面退出,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重要河湖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广。
——人民生活实现新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走在全国前列,低收入村和低收入农户帮扶任务全面完成,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群众工作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文明和谐展示新风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法治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管党治党水平显著提升,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格规范,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同志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顺应时代潮流、服务国家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凝聚奋进力量的崇高事业。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这个目标定能早日实现!
三、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做好北京工作,推动北京发展,最重要的是牢固确立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北京“一核”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紧紧抓住这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在“疏”字上持续用力,在“舍”字上保持定力,在“优”字上集中发力,聚焦重点领域积极疏存量,加大禁限力度坚决控增量,推动功能疏解不断向纵深发展。注重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引导机制,加强统筹联动,确保非首都功能迁得出去、落得下来。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统筹腾退空间利用,着力改善城市环境,加大“留白增绿”力度,加强城市修补,完善配套服务,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压缩生产空间规模,推动南北均衡、城乡一体、内外联动、区域协调,着力改变单中心聚集、“摊大饼”式发展模式。推进中心城区功能优化重组,强化政治中心空间与服务保障,努力形成优良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展现大国首都形象和城市魅力。强化多点支撑,加强新城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吸引中心城区功能转移。健全多元生态补偿机制,支持生态涵养区保护生态和绿色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市体系,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形成相得益彰的城乡空间形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建设高水平城市副中心,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市级机关搬迁为牵引,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强化公共服务,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严格把住底线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约用水,科学高效用好南水北调,严控用水总量,促进地下水采补平衡。严格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管理,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建立减量发展调控机制,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负增长、中心城区建设规模动态零增长。坚决守住人口规模“天花板”,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健全人口调控政策机制,确保人口总量控制住、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降下来。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发展作用,严格执行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坚决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推动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全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构筑“一小时通勤圈”,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高标准建设北京新机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围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深化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形成区域环境治理新格局。联合开展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建设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更好支撑战略合作功能区发展。持续深化体制改革,破除限制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推进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努力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经验。
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将与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主动加强规划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全方位加强合作,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
全力办好2022年冬奥会。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牵引作用。全面落实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确保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切实履行主办城市责任,加强与河北省、张家口市筹办工作协调,确保主要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2019年底前建成、2020年测试赛成功举办。统筹赛事需求、赛后利用和环境保护,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确保各项设施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系统规划设计,稳扎稳打推进,高水平做好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彰显民族和文化特色,促进中外文明对话交流。把普及冰雪运动贯穿筹办工作始终,以青少年为重点,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扩大冬季运动覆盖面,发展冰雪体育产业,共建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当好“东道主”,努力向党和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优异答卷。
四、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着力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
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科技创新要增量,向服务提升要潜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坚持“主力要出征、地方须支前”,积极搭平台、建机制、出政策、优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主力军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在京布局,主动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抢占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加强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抓好已有政策落地,实施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集聚政策,积极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让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全力抓好“三城一区”建设。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推进中关村大街提升改造,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国际标准、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集群。突破怀柔科学城,重点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的承载区。搞活未来科学城,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以重大产业项目为牵引,对接三大科学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打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立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促进各分园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促进全国科技园区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坚持做“菜心”、不做“白菜帮子”,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服务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支持在京创新型企业总部发展。加快培育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支持传统优势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引导高效节水和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增强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规划引导、政策协调,促进高端产业功能区内涵发展。强化技术支撑、质量保障和环保、能耗、水耗等标准约束,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更好发挥农村作为生态屏障、宜居空间、战略腹地的作用。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深化集体产权制度和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改革,切实让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建设,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全面整治环境,促进用地集约、产业升级、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人口管理有序,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提供保障。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建设、运营、管护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覆盖水平,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坚持分类指导、综合施策,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动城市服务管理向农村延伸。完善惠农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增收机制,精准帮扶低收入村和低收入农户,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驰而不息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着力补齐提高供给质量的制度短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构建高效、规范、透明、简便的服务体系。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落实“营改增”政策,加强财政预决算公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在落实城市战略定位、保障城市运行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依法进入更多领域。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严格规范金融秩序,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培育开放发展新优势。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加强相关设施和能力建设,营造优良国际服务环境,吸引国际组织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支持高端国际交流平台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弘扬丝路精神,加强人文交流,促进科技合作,扩大经济往来,拓展海外市场。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创业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支持“双自主”企业走出去,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本土跨国企业集团。加强与各省区市合作,认真落实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对口协作任务,坚持做好援藏、援疆、援青工作,助力河北受援地区等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形成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广大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完善治理“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的综合方略,健全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机制,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社会作用相结合,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积极构建覆盖城乡、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培训和精准帮扶,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强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更好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作用。积极推动健康北京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办医规范有序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大力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努力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统筹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医疗和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发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街乡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形成专业化运营新模式,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和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完成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强化需求端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
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认真落实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毫不动摇,铁腕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突出问题歼灭战。分阶段制定实施治理计划,全面落实责任,确保PM2.5年均浓度下降幅度符合国家要求,确保全市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全处理、黑臭水体全消除,有效治理污染地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严格落实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化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大力倡导绿色建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建立约束性资源使用权交易机制,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加强环境重点领域立法,开展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
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建设,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大力建设森林城市、海绵城市。优化提升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实现屏网相连、绿满京华。全面建成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公园环,加强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建设,给城市戴上群众期盼的“绿色项链”。加强河流廊道建设,推进河湖水系循环连通,修复大面积生态湿地。全力办好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促进园艺产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成为时尚,让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成为习惯。坚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用最严格的制度守护好绿水青山。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用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坚持国际一流、城乡一体原则,提高基础设施规划标准和建设质量,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综合管理体系,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来管理城市。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把握地铁已经成网、共享经济快速发展新变化,以更高目标追求谋划交通治理和发展。坚持公交优先、建管限并举,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加密城市路网,畅通微循环,鼓励“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规范停车秩序,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依靠群众,坚决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开墙打洞”,全面加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深化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创新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情,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推进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深化网格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拓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和志愿服务、慈善类社会组织。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建立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
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首都安全体制机制,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一方平安。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加强重要地区安全管控,全力做好国家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健全重点领域监测预警和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预测预警预防,有效化解影响首都安全的各种风险,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强化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构筑坚如磐石的人民安全防线。深入推进反恐防暴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暴力恐怖活动的底线。深化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最大限度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深化平安北京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健全首都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大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全国文化中心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软实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更好发挥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展示交流和服务保障的功能,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努力使北京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法治建设,落实到首都发展和社会治理实践中。巩固和拓展“北京榜样”“百姓宣讲”“中国梦365个故事”等宣传品牌,发挥好公益广告、文艺作品作用。坚持首都文明引领,丰富学雷锋志愿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切实维护首都意识形态安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善于运用改革发展成果、群众身边事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首都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优势,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智库建设,努力推出一批引领社会思潮、鼓舞人激励人的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和话语权。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宣传方法手段,疏导情绪,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加大支持力度,有效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严格对学校课堂、讲座论坛、演出展览、文化市场等方面管理,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服务供给和运营机制创新并重,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推动文化艺术普及,推进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扩大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有效参与,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组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积极推动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发展,支持各类文艺院团做好做优,丰富首都文艺演出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大对原创艺术作品的支持力度,鼓励作家艺术家更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体现时代精神、首都水准、北京特色的文化精品。
传承保护历史文脉。坚持城市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构建涵盖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统筹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精心保护好世界遗产,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积极拓宽保护视野,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全面保护、传承、利用好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严格城市风貌分区管控,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打造新时期首都建设精品力作,彰显城市文化特征,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深化对首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强化国民教育、民间传承、史志编修、经典普及,弘扬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与科技、信息、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文化业态,促进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深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布局,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发展活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华文化,展示大国首都形象。
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加强法治建设,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对人大工作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和作用。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推进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增强人大对宪法、法律实施情况和“一府两院”监督的有效性。健全代表工作制度,落实三级代表联系机制,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支持政协开展多种形式协商活动,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支持政协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健全政协参政议政制度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落实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积极开展基层协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充分发挥首都统一战线成员来源广、层次高、影响大的优势,扩大统战工作覆盖面,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密切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深入推进政党协商,探索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支持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两新”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工作,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培养选拔更多优秀党外人士。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营造首都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推进留学人员工作,深入细致做好港澳、对台和侨务工作。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完善立法协商、立项论证、预案研究、立法后评估等工作机制,提高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司法公信力,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实施“七五”普法规划,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市民法治观念,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营造一流法治环境。
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有效实施对各个领域的领导。制定并落实市委工作规则,完善市委全会、常委会工作制度,健全决策咨询机制,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督促检查,健全行之有效的督查、评估和反馈机制,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认真贯彻党组工作条例,完善党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依法依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工作机关条例,加强和规范党的工作机关建设,确保各方面工作协同推进。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深化群团改革,切实增强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国防教育,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八、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以首善标准管党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肩负起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历史重任。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制定市委常委会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规定,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各级党委(党组)要以更大的担当、更有力的举措履行好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党组)成员要履行好职责范围内的主体责任,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使命、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科学思想方法,深刻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全面深刻、影响深远的巨大变化,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全体党员学思践悟、学做结合、知行合一。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深化党章党规学习,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切实抓好已有制度执行,让每个党员都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摆在首要位置,深刻汲取吕锡文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切实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同一切破坏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执行集体作出的决策。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解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主动接受监督,时常回顾成长经历、重温入党誓词,严格自律、慎独慎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争当“三严三实”表率。
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巩固和拓展党内教育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不懈整治作风方面突出问题,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着力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式对待党中央决策部署等突出问题,深化“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专项治理,对不作为、不担当、不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毫不手软、坚决问责,确保政令畅通。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全市党员干部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脚步为亲,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当群众贴心人,带领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努力锻造一支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与首都地位相匹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规定,完善干部推荐考察办法,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持续优化领导班子配备,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加大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力度。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从严从实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健全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和结果处理机制,严格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兴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从政治和生活上关心老干部,发挥老干部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举和长远之计,坚持强功能、抓基本、补短板、重创新,推动基层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坚持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相统一,探索不同领域党组织设置和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创新提升农村、社区、国企、高校、机关事业单位等领域党建工作,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深入探索创新,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着力加强园区、街区、网格、商圈、楼宇党建工作,创新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推进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融合,打造北京互联网党建工作品牌。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强化支部建设,抓实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推进支部生活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规范,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础性建设,抓好考核评价,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从严教育管理党员队伍,把政治标准放在发展党员首位,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效整治“小官贪腐”和“微权力”腐败。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从严从重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发现问题决不姑息迁就。强化党内监督,全面落实党委(党组)、纪律检查机关、党的工作部门、党的基层组织、党员监督责任,坚持党内监督同有关国家机关、民主党派、群众等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创新方式方法,实现届内巡视巡察全覆盖。完善派驻监督机制,发挥“探头”和“前哨”作用。统筹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工作体系。加强首都城市反腐倡廉规律性研究,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坚决压缩消极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加强警示教育,建设廉政文化,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同志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奋斗过程。我们一定要带头树立“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一切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一定要不忘初心,胸怀伟大梦想,抓住难得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坚定必胜信心;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定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以拼搏为美,向行动致敬,拧紧干事创业的发条,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定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凝聚起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明天的磅礴力量。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求真务实、攻坚克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