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应对疫情心理疏导指南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每个人每天都在面对这件关于生命的大事。时至今日,疫情依然险峻,或许你我一样,每天睡前醒后都在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变化。作为医务人员,此时此刻我们早已结束休假,返回岗位,加入了抗击疫情的战斗,然而面对疫情我们除了比普通人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和防护意识外,在心理上更要面对比普通人更多的压力和挫折感,在此,我希望能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首先,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如何认识疫情影响下我们的心态是什么?
首先,我们和普通人一样,都拥有一个普通的杏仁核。这是个什么东西呢?从心理学角度,我们现在是处于急性应激反应的状态,在遇到急性应激源之后,我们大脑里会通过杏仁核启动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包括食欲下降、肩颈疼痛、血压升高、心跳增快、坐立不安等生理变化,以及紧张、焦虑、兴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基本的安全感受到威胁了。出现这些反应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意味着你的整个心理防御系统还没停摆,所以这是值得安心的。第二、这些反应随着压力而增加,因此也会随着调整而发生变化。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已经感觉到了,所以它是可变化、可控的,未来也是会消失的。更重要的,还意味着当你感到特别恐慌和难受的时候,你需要意识到,此刻正有无数的人都和你一样,在经历着同样的心情,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了解这一点,有助于让你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其次,我们医务人员是站在疫情和大众之间的人群,所以我们的杏仁核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考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焦虑和心理耗竭可能也会更隐蔽和持久。
那如何识别焦虑或耗竭呢?
如果出现这些反应的话,就说明有点焦虑或耗竭的危险了,建议寻求一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为了避免出现焦虑、恐慌和耗竭,那在这段非常时期大家需要注意哪些呢?
第一,重视筛选和处理外界信息。首先,请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带来恐慌感的是疫情本身,还是手机里接受到的关于疫情的信息。如果你觉得都有,那就要思考哪方面更多。按照认知相关理论,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构成了我们对疫情的认识,从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在疫情期间,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心情,因为恐慌,我们拼命的刷各种信息,希望尽可能获得关于这次疫情的所有信息。很多人告诉我,他们会越刷越恐慌、越刷越烦躁,明知道没啥必要,但还是控制不住地翻几下。我们完全忘了获取信息的目的在于减少恐慌,而不是增加恐慌。其实平时我们都能辨别信息的真伪,也会甄选很多有用的信息,过滤无用的信息。但一旦被恐慌感占据,我们自己整个人就变成了恐慌,除了恐慌也不知道能做点啥了。接下来疫情如何变化,我们都不知道,所以我邀请大家静下来想一下,我们到底需要哪些必须的信息帮助我们度过这个难关。这份必须信息名单,是我们建立心理防线的保障,保证我们不会被信息过载弄的精神衰弱。第二、尽量恢复正常生活作息。首先是,保持规律的作息。生物钟,每日坚持上下床时间,就形成了。所以,仍然建议大家注意生物钟规律。很多人现在睡前经常发现自己胡思乱想,我建议大家睡前听一段放松的音频,帮助睡眠。此外,还有些行为是妨碍睡眠的。比如床上看手机或看新闻,睡前大量运动,喝酒助眠,晚上失眠白天补觉,睡前吃夜宵等等。其次,尽量安排松紧有度的生活内容。人每天的心理内存基本是固定的,正常的生活内容增加了,引发恐慌的关注也就下降了。有心理学家建议,我们在心里建立一个安全岛,划定一个恐惧的边界。告诉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顺其自然吧”。
第三、掌握简单的放松技术。最简单的是,观察呼吸法。深呼吸能直接作用于你的脑干系统,让你的心跳和血压都缓慢。护士在给病人测体温的路上,可以试着放慢脚步,留意一下自己的呼吸和走路的姿势。医生在写病历的时候,也可以某个瞬间感觉一下全身的肌肉,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呼出来。这样的话,就不用等到下班,也可以在上班间歇给自己放松一下。第四、和不良情绪做好隔离。我们不仅要跟病毒隔离,也要跟不良情绪做好隔离。心理学有个“保险箱”练习,大家可以试一试。简单讲就是找个一个人的地方,在脑海里打造一个保险箱的具象,大小颜色厚度什么的,越具体越好,然后把你刚才体验到的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统统装进这个保险箱,然后想象一把遥控钥匙,可以自助决定是否打开,距离多远。另外,就是大家充分利用好走路的时间,通过关注你周围的景色、人群的表情、皮肤的冷暖来打破你脑海里无休止地联想,暂时地回到当下,这也能帮助你和不良情绪这种心理病毒做好隔离。若长时间您的心情依旧无法平复,这时您需要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忙,您也可以通过医院的微信公众号给我留言,我将会尽我所能为大家答疑解惑,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做好心理疏导,共同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