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我希望许过的愿望一路生花,护送那时的梦抵挡过风沙……”“那就叫一路生花吧!”2月初,黄丹丹的儿子在她耳边再次哼唱起他最喜欢的歌,这也给了黄丹丹灵感,她决定以“一路生花”为名字记录下自己的故事,希望能激励到更多肿瘤患者。黄丹丹是一名肿瘤科医生,就在几个月前她多了一个新身份——肿瘤患者。
1月6日,黄丹丹的情况有所好转,她和丈夫在病房过了特殊的生日。受访者供图
是医生也是患者:肿瘤医生患上血液肿瘤
“火箭丹”是黄丹丹给自己的评价,从小村庄走进北京大学,到成为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肿瘤科医生,不管是学业、工作还是科研,“火箭丹”每一步走得都很拼,以至于干燥综合征越来越严重,腿上悄悄出现大片红色斑点,她都没有注意。2024年12月底,还在忙着收治病人的她,突然收到同事的电话,血项结果不好需要立刻住院。几经检查,黄丹丹被怀疑患上急性 B 淋巴细胞白血病或B细胞淋巴瘤。
从小到大都不服输的黄丹丹,在得知这一消息时也没有被吓到。她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一路走来她战胜了很多困难,不管是白血病还是淋巴瘤都是有希望治愈的,这一次她也有信心能战胜病魔。“我从一开始就告诉自己,必须坚强面对,心理垮了,身体也会垮。就像哪吒里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从那天起,黄丹丹和家人开始了“抗癌之路”,她的老公就是她的“抗癌总指挥”。因为是学习软件出身,他经常利用AI帮她分析病情,研究治疗方案。黄丹丹的儿子只有9岁,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她告诉儿子自己正在玩一个“抗癌游戏”,需要跟癌细胞打仗,头发掉光是战斗的勋章。儿子也很懂事,一直陪伴在妈妈身边。
是患者也是医生:把抗癌经历分享给更多患者
在治疗的日子里,她虽然是患者,但也总忘不了自己医生的角色。对多数患者和他们的家属来说,确诊肿瘤,如同天塌了,他们有太多问题想要咨询医生。主管医生忙碌的时候,黄丹丹就成了病房里的“咨询顾问”。“这个恶心呕吐应该怎么办?”“肺结节要不要关注它?”黄丹丹都耐心地为他们一一解答。
治疗的日子远比黄丹丹想的要难熬。她在朋友圈写道:这几天我过了炼狱般的生活。化疗后她出现了腹胀、恶心、打嗝,口腔因为真菌感染,嘴唇和舌头都起泡了,后来头皮也开始肿起来,肛周也发生了感染。她的老公一直在帮她查阅资料,她也不停地跟主管医生沟通,找寻减轻不良反应的办法。
躺在病房里,黄丹丹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作为肿瘤科医生,她时常因为患者放弃化疗病情加重而感到惋惜,现在自己亲身经历了化疗的痛苦,她才知道,这些不良反应有多么的难以忍受。“和之前相比,我既有肿瘤科的临床经验,同时作为患者我也能和其他肿瘤患者感同身受,对于如何应对不良反应也有了自己的心得,我要把自己的抗癌经历写下来,希望能帮助更多肿瘤患者。”黄丹丹告诉记者。
“我想告诉大家,化疗反应虽然痛苦,但可以通过科学的应对方法减轻症状,关键是要坚持治疗,不要轻易放弃。”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黄丹丹也在节后收到了自己的诊断结果:淋巴瘤白血病期。这远比最初的诊断结果要好。冬天慢慢过去,黄丹丹也将带着她的抗癌日志,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