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10月31日,在“粉红丝带月”这个满载关怀与希望的时节,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精心打造的核心医患交流平台——首颐粉红家园“春华秋实,乳此美好”主题病友活动在医院报告厅举行。
活动伊始,细节处的温暖便悄然流淌。签到环节,医护人员耐心引导每一位参与者,将满载心意的伴手礼递到大家手中;熟络的病友笑着寒暄“好久不见”,话语间满是牵挂;初见的新病友在这份热烈氛围中渐渐放松,陌生感悄然消散。这里没有冰冷的医患距离,只有“家”一般的亲切与安心。

“欢迎大家回家!”乳腺疾病科主任王丕琳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在场所有人的距离。她深情提及从医患初次相遇时的并肩作战,到漫长康复路上的一路相伴,科室始终以人文关怀为纽带,而“粉红家园”早已成为病友们心中无可替代的“温暖常驻地”。

医院党委书记助理范爽斐在致辞中指出,医院将继续全力支持粉红家园建设,希望这里能始终成为播撒希望的沃土,让医护的专业力量为大家驱散病痛阴霾,让病友间的并肩情谊为彼此注入前行勇气,共同携手在抗癌路上向阳而行,共赴充满希望的明天。


舞台之上,一场由王丕琳主任自编自导、科室医护人员倾情演绎的心理情景剧《首颐粉红家园的故事 3》,成为全场情感的“催化剂”。剧中,从刚确诊时的茫然无措,到治疗期间的彼此搀扶,再到康复后重绽的灿烂笑容,医护与病友们用真挚的眼神、温暖的握手、坚定的拥抱,将“医患同心”的深厚情谊具象化,一幕幕真实场景让掌声与感动在报告厅内久久回荡。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丽丽教授带来的《别让恐惧压倒你!》主题分享,为病友们送上“心灵良药”。她以“人生是从生到死的旅程,抗癌只是这段旅程中的一段特殊风景”为切入点,结合病友的抗癌经历与专业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正视恐惧、接纳患病后的自己。“请把能帮自己安稳生活的方法带回家,别让恐惧挡住前行的路。”唐教授的叮嘱像一束光照亮了病友们心中的迷茫角落。

“这份幸运承载着所有人的祝福,愿它能帮大家更好地拥抱康复生活。”在义乳抽奖环节,主持人的话语刚落,首位中奖的病友便笑着站起身,声音里满是激动:“谢谢王主任!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又给了我重拾美丽的机会!” 真挚的话语引发全场掌声,温暖在每个人心中流淌。

“专家病友面对面”环节,成为解决病友实际困惑的“答疑阵地”。一张张写满问题的纸条递到专家手中,字里行间满是对健康的期盼。一位术后 7 年半、长期服用阿那曲唑的病友急切提问:“我到底能不能停药?”乳腺疾病科莫雪莉教授当即细致回应,营养科主任龚雄辉随即补充,中医科主任彭继升针对用药安全耐心解答……专家们专业又贴心的解答,让病友们心中的疑虑一一消散。

实用的健康知识分享,为病友们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修复重建外科阳跃医生带来《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科普,他条理清晰地传递核心知识,帮助病友们澄清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康复医学科邵凯医生详解八段锦,从其悠久起源讲到调和气血、舒展肢体的独特功效,为病友们提供了一套简单易操作的日常康复方法,让大家在居家生活中也能呵护健康。

病友才艺展示环节,更让人们看到了抗癌勇士们的蓬勃生命力。张淑珍等病友身着整齐服装,演绎八段锦,动作舒展流畅,尽显康复后的从容姿态。来自粉红丝带北京分部的欧阳雪梅,一袭白色礼服深情演唱《YOU RAISE ME UP》,悠扬歌声里满是对生命的热爱。李红莉与病友带来的蒙古族舞蹈《珠岚舞》格外动人,七年前她历经乳腺癌手术、化疗与脱发的痛苦,却在低谷时从零开始学习舞蹈,如今用灵动的舞姿传递着“抗癌路上永不言弃”的信念;铿锵玫瑰战友团在常委王丹的带领下,献上运动秀《一二三,动起来!》,活力满满的动作、昂扬向上的精神,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

20份义乳捐赠仪式,成为活动中最暖心的高潮。医护人员与康复病友一同将义乳递到新病友手中,这不仅仅是一份实用的物资,更是一场“生命接力”——传递着“我曾走过这条路,你也一定能向阳而行”的坚定信念,让新病友在触摸到义乳的那一刻,也触摸到了战胜疾病的勇气。

活动尾声,王丕琳主任特邀抗癌47年的曹淑琴女士上台。“曹姐姐用47年的抗癌历程告诉我们,抗癌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与生命温柔相守、并肩同行。” 王主任的话语里满是敬佩。“姐妹们别怕!我能走过这47年,你们也一定可以!有医生们的守护,有姐妹们的陪伴,我们一起好好走下去!”曹女士朴实的话语,也道出了无数抗癌勇士的心声,让温暖在报告厅内无限蔓延。

最后,百余位病友与医护人员在镜头前留下一张张笑意舒展的脸庞。这场相聚,早已超越了“活动”的定义——它是医患同心的温暖见证,是病友相携的生命之光,更是一段写在抗癌路上“生命不止,向光而行”的动人篇章。未来,首颐粉红家园还将继续以爱为帆、以专业为桨,陪伴更多乳腺癌病友穿越风雨,共赴春暖花开。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