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首钢日报】2013-10-10 高医技“碰”硬骨头

浏览次数:

北京协和医院脊柱外科博士、解放军总医院脊柱外科博士后……一系列光环,让人觉得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医生刘正有点高不可攀,究竟如何呢?近日,记者贴身随访了刘正,体验普通医生日常的门诊工作。

除了日常的住院病房的病人,每周三下午,是刘正出门诊的时间。13点开始的门诊,刘正12点50就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门诊等候患者。13点开始,患者按挂号顺序排起了长队。

刘正告诉记者,半天的门诊要接待30多位病人。

定期开药、老病复查、新病诊治,刘正精心接待每一位患者。

13点50分,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由家属推进诊室。

“老人家怎么了,哪不舒服?”刘正边说边起身蹲到老人身边。

得知老人曾经摔过,腿长时间疼痛,不能走路的情况后,刘正轻轻地折起老人的右腿,“这样疼吗?”他从下向上按压老人的腿部。“这儿疼吗?有不舒服的地方您说一声儿啊。”刘正一边询问一边按压。

“疼”随着老人的喊声,刘正确定了患病位置。

“初步诊断,老人陈旧性骨折过。”刘正告诉家属。“当时照的片子没显示出骨折啊?”家属疑惑道。

“最好照个CT确定一下。”在刘正的建议下,家属推着老人去做检查。14点55分,家属拿着检查结果回到诊室,片子显示骨折,证实了刘正的判断,按照他的方法进行后续治疗。

刘正告诉记者,从整体判断来说,已经确定是陈旧性骨折了。但家属坚持要通过检查确定,看来我还得不断提高医术,让患者更加信任自己。看似玩笑的话语,却道出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当天来看骨科门诊的大多是老年人。定期开药是刘正门诊的一大项内容。由于骨科大多是中老年人,刘正也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跟他们交流。

14点18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进诊室。“我要拿药。”还没等刘正开口,老人便说明来意。“拿祛风止痛胶囊。”老人的话语中带着浓重的外地口音,刘正听了几遍还是不确定。他凑近老人的耳朵问:“是祛风止痛胶囊吗?”看着老人紧皱的眉头,刘正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写下了祛风止痛和风湿止痛两行字说,“您确认下是哪种。”经过老人确认,得到准确的信息后,刘正给老人开了药,并把其他几样药逐一确认,直到老人满意的离开。

整个下午的门诊,患者一个接着一个,刘正基本上没有时间与记者对话。记者只好观察记录刘正的一言一行。

不一会,诊室走进来一对年轻夫妇,是女士的手指肿疼来就诊。

“您看我这是骨折了吗?”刘正仔细看过后,确定地说,骨折您肯定就承受不了,给您拿点药膏回去抹三四天,如果不见效再来看。

“不用拍个片子吗?”患者有些不放心。“我建议您还是先抹点药膏缓解。”刘正耐心地说。

患者走后,记者问刘正为什么不给拍个片子确认,刘正说,他从患者的挂号信息上注意到患者没有医保,拍个片子要自费100多块钱。既然能确定手指没有骨折,就没有必要让患者多花钱了。

“其实医生与患者间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医生是为患者设身处地着想的。”刘正直言不讳地向记者提出关于医患间关系的看法。

17点,刘正接待完全部门诊患者。半天四个小时的门诊,他接待了30多位患者,却在这一天平凡的门诊中展现了一个青年医务工作者不平凡的医技和医德。

不得不佩服这个仅30出头小伙子的能力,他用扎实的医术,淳厚的医德,为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