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健康时报】2014-07-10说说常见的马拉松手术

浏览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  实习记者  张伟

编者按

    6月21日早9时到22日下午5时,福建协和医院神经外科陈建屏、陈靖、陈松三位医生为一名脑部同时长动脉瘤、脑肿瘤等多处肿瘤的病人,做了六台不同的手术。手术前后动用了六个麻醉医生、八个器械、巡回护士以及330张脑棉片……手术成功后,医生直接累瘫在了手术台边。这张照片引起很大反响,各大网站转载,微博评论破万。

    32小时,几乎两天一夜,随着这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既有很多人因感动而点赞,也有人“泼冷水”,质疑医生在极度疲劳状态下手术的质量和效果等。什么样的病情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耗时这么长,健康时报记者走访了五家医院,采访了六位不同科室的外科医生,听他们讲解各自领域内的“马拉松手术”。

 

受访专家

郑月宏,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段伟东,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

张祥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张光武,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主任

宋冬雷,上海德济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专家

孙宏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副教授

 

疲劳    谈到感受,郑月宏教授笑着说,其实手术中医生是不会感觉到累、饿、渴的。只有术后脱掉三四十斤的防辐射铅衣后,才会感觉到累,“当脱掉全是汗的衣服后,一下瘫倒在地的感觉才会有。”

压力  

 爸爸手术前,孩子的妈妈带着四个孩子走到郑月宏教授面前,让每个孩子都给郑月宏教授鞠了一躬,“当时看到那场景,我瞬间压力很大,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出问题啊。”郑月宏主任感慨道。

意外  

 治疗骨折常用方法有钢板螺钉固定和髓内钉固定,由于患者患过小儿麻痹症,骨髓腔狭窄,估计用钢板可能性要大些。但为了稳妥,治疗团队还是特意准备了小直径髓内钉。结果真准备对了,骨头太碎,根本没法用钢板了。 

误解

    一些人认为,医生手脚麻利手术就进行得快,时间太久说明这个医生水平欠缺,其实不正确。即将进行大型手术的病人一定要有个良好心态,千万不要把手术时间作为衡量手术成功与否及医生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


血管外科:

20个小时,胸部到腹部大血管都置换

    对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郑月宏教授来说,虽然很少有做30多个小时手术的经历,但做一台10多个小时、20个小时的手术是常有的事。他非常理解那种做完手术累瘫在地的感受。

    郑月宏教授介绍,在血管外科,单个手术预期超过12小时以上的就算是“马拉松手术”了。而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几乎每个月都要打两三场这样的硬仗,而且不仅限于本科室,还需要麻醉科、泌尿外科、肝脏外科等多个科室的参与。“这是由血管病本身特点所决定的,”郑月宏解释,以复杂的主动脉疾病来说,常常累及内脏动脉、腹动脉等多条动脉,同时还需要肾移植,一台手术要解决很多问题,时间自然就长了。

   “在血管外科,越是有经验的团队,做长时间手术的机会也越多。”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全国血管病疑难杂症中心,不光是疑难病情的患者会主动来求医,其他医院做不了的高难度病人也会往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送。所以郑月宏教授和他的团队每天所面对的,几乎都是非常棘手的病人。

    让郑月宏教授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位全主动脉置换的男患者,这场手术做了整整20个小时,将这位患者的胸血管到腹部血管都换了。那是一位四个孩子的父亲,最大的孩子马上要考大学,最小的孩子还在读小学。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再加上爱吃爱喝,这位父亲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天他突然胸痛,得了主动脉夹层,后来成了主动脉瘤,整个主动脉都出现了问题,必须全部换掉。

    手术前,孩子的妈妈带着四个孩子走到郑月宏教授面前,让每个孩子都给郑月宏教授鞠了一躬。“当时看到那场景,我瞬间压力很大,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出问题啊!”郑月宏感慨道。这位患者的手术预期本来就很长,结果在术中还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针眼渗血,好在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手术最后很成功。

    除了手术难度大导致时间长外,手术中突发的惊险情况也会让手术时间变得更长。血管外科的医生将之称为“血战”,顾名思义就是手术中会有大量出血。

    一位20多岁的女孩,内脏动脉上长了个巨大肠系膜动脉瘤,这个肠系膜的位置非常窄小,挨着十二指肠和胰腺,侧枝血管又异常丰富,很难手术。手术时,近端和远端血管都控制好后,突然又喷出了大量的血,血流直接喷射到了郑月宏助手的帽子上,年轻大夫当时就有点慌了,郑月宏教授赶紧按住出血点,大家情绪稳定后,一点点儿找到根源进行有效控制,终于化险为夷。

    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前有些主动脉病变得分期做,现在全部一起做了,这种情况也会让手术时间变长。“现在,北京协和医院对于这类长时手术已经形成常规了。首先是会诊,多科室专家一起定手术方案。然后是和病人家属反复交流,律师也会全程做记录,第三步就是对病人进行术前检查和服用相关药物。”郑月宏教授介绍,“由于血管外科手术的特殊性,手术室的小窄床毕竟不同于日常睡的大床,我们还会提前给病人做体位训练,否则病人长时间后仰躺着,手术结束后脑袋就像要掉了一样,那种难受劲儿可能会超过伤口本身的不适。”

    此外,心理辅导也必不可少。“曾有位刚结婚的女孩,得了巨大颈动脉体瘤累及颅底,手术前护士长反映说她每天晚上都哭得厉害,劝不好,我就跟她的丈夫说一定要多多鼓励她,她的丈夫做得很好,一直对她不离不弃,这给了女孩莫大的勇气,没想到她的神经血管切除后竟然恢复得都很好。”

    谈到感受,郑月宏教授笑着说,其实手术中医生是不会感觉到累、饿、渴的。只有术后脱掉三四十斤的防辐射铅衣后,才会感觉到累,“当脱掉全是汗的衣服后,一下瘫倒在地的感觉才会有。”

 

肝胆外科:两个供体,一个受体,同时为三人做手术,难度大大增加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段伟东介绍,和其他疾病一样,在肝胆外科,需要进行马拉松式手术的病患,病情大都很复杂,多出现在肝移植术尤其是活体肝移植,还有肝门部的病变如肝门部胆管癌、肝门区肝癌、肝尾叶巨大肿瘤等复杂疾病上,一般用时会达10个小时以上。

这样难度很高的手术在肝胆外科并不少见,尤其是活体肝移植手术,手术步骤繁琐,供体和受体需要同步进行部分肝脏切除、修整肝脏,以便完成衔接,段伟东说他经历的最长一台活体肝移植手术,耗时21个小时,由四五个人的团队合作完成。两个供体,一个受体,要同时为三个人进行手术,难度又大大增加了。

段伟东曾随团队到新疆为一位患者做自体肝移植手术,手术时间从早9点到第二天早上4点多钟才结束,历时19个小时,手术过程中光为患者分离肿瘤就用了10个小时,而且由于肿瘤侵犯多个重要管道,胆管、门静脉等重要血管都要重建,稍有差池患者可能就会丧命。

令段伟东印象深刻的另一台马拉松手术,是为一位40岁左右患有4型肝门胆道癌的男性患者做手术。这台手术的难点很多,患者癌细胞扩散,需要切除的面积很大,而且肝门位置很关键,在之前医疗技术欠发达的时期曾一度被看做手术禁区,患者的受累血管需要切断重新连接,癌病附近的淋巴结清理工作也非常繁琐,10几个小时手术后,段伟东才终于成功切掉了患者半个病变肝脏。

一些人认为,医生手脚麻利手术就进行得快,如果手术时间太久说明这个医生水平欠缺,段伟东提醒,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念。即将进行大型手术的病人及家属,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出现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千万不要把手术时间作为衡量手术成功与否及医生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

“一台手术并不是针对一个病变位置的单一手术,而是一个整体,如肝脏肿瘤切除手术,肿瘤切除完并不代表手术全部完成,观察病变周围是否有扩散,清理受牵连的淋巴结都是重要组成部分。”

 

泌尿外科:很少超过10小时

    比起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的“马拉松”手术就少了很多。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祥华教授介绍,泌尿外科耗时最长的手术是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手术了,一般要6小时才能完成,赶上病人术中出血、血压不稳等情况可能会延长,但一般很少超过10个小时。

之所以耗时较长,张祥华教授解释,手术不光要将膀胱切除,同时需要完成盆腔淋巴结清扫,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然后需做阑尾切除,接下来是截取一段回肠代替膀胱的储尿功能,完成输尿管植入,再进行回肠端端吻合,恢复肠道的畅通,之后需要将截取的回肠通过皮肤造瘘口引出体外,最后还要再次检查手术创面是否出血,留置伤口引流,缝合手术切口。每个步骤都必不可少。

“我最长的手术时间是8小时。”张祥华教授说,在泌尿外科,手术时间延长一般都是被迫无奈,那次手术就是为一位患者做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手术,结果病人在术中出现了盆腔手术创面渗血。原来,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手术前确实也按规定时间停药了,可是切除膀胱后,盆腔手术创面总是渗血,没办法,就不停地找出血点,通过各种方法压迫止血,直到认为满意或没有明显出血后才结束手术。

还有一次延时是为一位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做微创手术,做手术时发现,这位患者不光是前列腺增生,还有膀胱结石,手术前由于病人带了尿管,超声检查没有发现结石,这就出现了与术前诊断不一致的地方。这时,需要同时处理膀胱结石与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就会延长。但是由于这类患者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做手术需要把两条腿分开翘高垫起来,手术时间过长的话,血液循环不好就容易出现血栓,对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影响。因此,一般的医生都会控制这类手术在两个小时左右,有时膀胱结石较多可能手术要超时,这时就需要和家属交流,为了患者的安全只能先处理膀胱结石,前列腺手术就安排在下次再做。”

手术时间延长后家属非常焦急,因此如果患者需要做长时间的手术,张祥华建议在手术前尽量告知家属预估的手术时间,尽量减少患者的担忧和不必要的等待。“对于外科大夫来说,追求的绝对不是马拉松手术,而是在没有并发症的基础上想办法通过技术研发、经验的积累等将手术时间尽量缩短。”张祥华教授打了个比方,做手术就像我们坐飞机一样,坐到美国需要12个小时,还要有2个飞行员倒替呢,飞行延长时间也不能超出太多,否则旅客和飞行员都受不了。

 

骨科:连续多台手术式马拉松更常见

    记者见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主任张光武教授时,他正准备上一台手术,已经换好了手术服等着采访完就马上投入工作,午餐盒饭躺在办公桌上还没来得及动,此时,已经是下午一点。

“对于骨科大夫来说,一台时间特别长的手术还真不多,十多个小时就算时间很长了。”张光武教授介绍,像关节翻修、脊柱矫正等手术是骨科中耗时比较长的。还有一些特殊病人如瘫痪病人、反复骨折的病人、精神病人等,为他们做手术耗时会更长一些。

“如果病情允许且有条件的话,我们还是提倡这种马拉松式手术由一个团队接力式完成。多年前,第四军医大学完成一例10个断指再植成功的手术,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完成的,我非常欣赏他们科学的态度。”张光武教授说,不过有时大夫做长时间手术也是很无奈的选择,一些医院能做复杂手术的大夫太少。

张光武教授拿了30多年手术刀,个人最长手术时间是从第一天傍晚六、七点钟做到第二天早上,“当时为一位被闸刀斩断了三个手指的小伙子做断指再接。”提到这位患者时,张光武感到有些遗憾,“给他接活了两个指头,最后一个没成功。原因是人太累了,吻合血管的质量下降。”做断指移植是个精细活,每个手指头都要吻合一个动脉两个静脉及各个血管,指动脉、指静脉比火柴棍还细小,在8倍显微镜下,每个血管要缝八针,还要用钢针做手指骨固定,医生要一直以一个稳定姿势端着手,动一点都不行。

一般碰到这种预期时间会很长的患者,张光武教授介绍,团队都会做充分准备,明确人员梯队,有严格的术前病例制度,根据病人情况提前准备多套手术方案,把手术中的每一步细节都讨论到位,就连最简单的手术顺序问题都要提前确定。“这不仅是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来说也能降低手术风险,减小创伤,少受罪。”张光武教授说。

“像前两天接诊了一个同侧大腿同时发生两处骨折的病人,预计手术时间会比较长。”张教授介绍,由于这位患者患过小儿麻痹症,大腿股骨非常细,肌肉萎缩无力,骨质疏松。在术前讨论时,首先要确定手术顺序,考虑不同手术顺序相互间的影响;其次要确定手术方法。治疗骨折常用的方法有钢板螺钉固定和髓内钉固定。由于病人股骨发育异常,骨髓腔很狭窄,预计髓内钉固定可能有困难,我们决定为患者准备两套手术方案,并特意准备了小直径的髓内钉。手术中发现,股骨粉碎性骨折较术前评估严重,无法使用钢板固定,改用髓内钉后,手术顺利完成。

“我在手术前绝对不会喝汤水喝粥,首选吃包子,扛饿还有菜有肉。”张光武教授介绍,“其实大部分时候,骨科医生一天会连续做几台手术,从早上做到晚上是常态,2014年我领导的科室预计会达到1000台手术量,平均每个工作日会安排4台手术,最多的一天要做8台手术,如果来了急诊病人,还要接着做,不过医生在两台手术之间也是可以休息放松一会的。”他说,即便自己每天的连续手术时间已经不算短,但比起京城一些骨科专科医院的医生,还是差一些,他们的手术室昼夜不停地在运转。”

“严格执行有关手术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合理安排工作节奏,提高团队整体业务技术水平,是保证手术质量,尽可能缩短马拉松式手术时间的有效措施”。张光武教授说。

 

神经外科:

脑肿瘤手术最复杂

“在神经外科领域,手术时间最长的应该是复杂的脑肿瘤手术(如颅底肿瘤)和一些高难度的脑血管病手术了。手术的时间一般在7~8个小时左右。”原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现上海德济医院院长宋冬雷教授介绍。

他本人最近一次的长时间手术是9个小时,就是今年6月份为一名斜坡肿瘤的患者做手术。斜坡肿瘤属于颅底肿瘤的一种,是最复杂的肿瘤手术。宋冬雷教授负责肿瘤切除,手术从下午2点上台一直到晚上10点多结束。

不过这并不是他最长时间的手术,让他印象更深刻的一台手术发生在10多年前,那时宋冬雷教授还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工作,也是为一位患有斜坡肿瘤的患者做了长达14个小时的手术,走出手术室时已经是精疲力竭。

宋冬雷教授介绍,马拉松式手术一个大的难点就在于医生要有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连续站十多个小时,手术完就像打了一次大仗,极为疲劳,有时甚至站都站不稳。

他强调,对医生而言,除了身体、心理素质外,术前的手术设计和人员安排很重要。医生一波一波的轮番作战或者利用间歇时间补充体力已经成为马拉松手术的常用战术,“其实中途休息1~2个小时一般不会对在麻醉状态下的病人产生太大的影响。”宋冬雷教授说。

“手术时间的长短实际取决于病人的病情及手术治疗方案等多个因素。随着手术器械、技术、方法的改良及微创技术的应用,现在神经外科的手术时间已经大大缩短了,比之前的十几个小时缩短了一倍。”宋冬雷介绍。因此,在上海德济医院,单一疾病长时间手术的比例并不高。

宋冬雷教授建议,将超长时间手术拆分为多期进行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医生长时间工作易疲劳,精力下降,可能还要应对突发状况,手术质量无法保证,安全性也会降低,而且对病人来说,长时间的麻醉对身体多个器官多少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不过对于那些病情复杂必须要进行马拉松手术的患者来说,宋冬雷教授提醒家属,要做好思想准备,对医生的工作多一些支持与鼓励,尽量协助医生在精神上保持良好的状态,以期取得最好的手术效果。


心外科:

几组人马跑赢马拉松

在心外科,手术难度最大、最复杂、用时最长的应该要数全动脉置换了(即对患者的主动脉由主动脉根部直到双侧髂动脉全部替换成人工血管),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副教授孙宏涛介绍,这样的重要手术通常需要十几个小时来完成。

    2012年,健康时报记者曾跟随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孙立忠教授,全程目击了全主动脉置换术。手术从早上九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结束,全程达到了15小时。

    不过心外科这种“马拉松手术”通常是由多人轮番上阵完成的,通常医院会事先安排2~3组医护人员,轮流作战,团队协作,这样可以避免一个医生长时间手术带来的误差。孙宏涛曾在德国心脏中心短期工作过,在德国,心脏病手术实行严格的8小时换班制度,除了主刀医生不能离开,助手在8小时后可以自行离开,换下一班人员。当然,前提是手术的综合技术较强,手术质量较高。

    孙宏涛教授介绍,对于这样大型的手术,事先做好计划也非常重要,直接关乎手术的成败,所以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譬如手术对相关的组织器官会不会有影响,修复瓣膜手术失败怎么办,跟周围的动脉是否有粘连等。

作为国家心脏病中心,也是国内最大最好的心脏病中心,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医生一天连续多台手术是家常便饭了。心外科大约每天要做40~60台手术,2012年一年平均下来高达12000台左右。孙宏涛教授强调,这样的手术作战方式要求并没有降低,每一场手术都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即将进行“马拉松手术”的患者家属,孙宏涛教授提示,家属要及时和医生做好沟通,重要的是事先了解清楚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准备,以备不虞。同时,在了解了病情之后,就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方案,给与医生工作上、心理上的支持,患者放心治了,医生信心足了,“马拉松手术”成功的胜算就大了。

回顾福建协和医院那台长达32个小时的手术,基本上包含了马拉松式手术所需要的“全部要素”。

    据主刀医生、福建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建屏介绍,患者被查出脑出血,本以为是动脉瘤引起的,但随后的诊断结果显示,病人脑部同时长了动脉瘤、脑肿瘤等多个肿瘤,每一项手术都难度极大,更何况是罕见性地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由于动脉瘤长在骨头后面,先要耗费很多时间把骨头磨掉,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动脉破裂。而脑干母细胞瘤则全部糊在大脑中,内部有丰富大小血管,与大脑血管连通,分离这些血管消耗了大量时间。接下去是处理术中出血,出血导致脑室积血,易形成脑水肿,需要再拿掉一个骨头。随后,医生又做了脑室引流等工作。

   “每做完一项手术,都要耐心观察,有时还需要CT等检查配合,全部手术做完后,等到患者眼睛睁开、手脚会动才能放心,才能算手术结束。这场手术考验的不仅仅是医技,更考验医生的毅力与耐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建屏医生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