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5月4日,首钢团系统“五四”表彰会暨“最美青工”主题分享活动在首钢文馆隆重召开。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靳伟,北京团市委副书记郭文杰,总公司主要领导、各子公司党委书记、青年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由于在过去一年中各项工作表现优异,我院外科临床第一团支部获首钢总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干部保健外科何士杰获“首钢优秀团干部”,急诊科曹纯纯、总务处赵佳琪,金顶街社区周润青获“首钢优秀团员”称号,医学影像科那曼丽获“首钢青年创新先锋”、医学影像科技术组获得“首钢青年创新团队”,曹纯纯、血液免疫科郭莹获得“最美青工”荣誉称号。
郭莹作为2015“最美青工”代表,在会上做主题发言,分享了她在首钢医院12年青春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她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赢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完美诠释了首钢青工最美丽、最可爱、最可敬、最可靠。
大会最后,靳伟书记发表讲话,勉励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不断加强学习,锐意进取,扎根基层,坚定信心,以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为首钢的发展继续努力奋斗。
附:郭莹演讲稿
选择护理就是选择奉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叫郭莹,是首钢医院血液免疫内科的一名护士。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在首钢的青春岁月。
2003年,我第一次来到首钢医院,知道我当时的感觉吗?觉得首钢好大!感觉整个石景山都是首钢的,因为我走到哪都能看到首钢的单位和小区。当时为自己也能成为首钢的一员而感到自豪。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真正的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里,喜欢上了我的工作。
2008年是万众瞩目的一年,非常荣幸的代表首钢、代表医院参加了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卫生救援服务,并获得优秀集体、优秀个人的荣誉称号;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的比赛就是北京市第一届护理技术操作比赛。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北京市各大医院的佼佼者,考试没有任何范围,感觉“压力山大”啊。我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能找到的相关书籍进行翻阅,护理部也组织护士长轮流帮我培训。当时自己满脑子想的也是考试,在车站等车,好几次都是车走了才反应过来。虽然赛前付出了很多,但比赛我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评为和同行的认可。
2012年科室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作为病房的责护组长,我要随时了解病人的需求与病情变化,尤其是他们的心理变化。记得曾在下班后科室收住了一位重症患者,他因胃癌术后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外周静脉严重受损,输液特别困难。对于患者而言,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是他通往健康与希望的桥梁。但患者对PICC置管存在恐惧心理,经过长达半个多小时的沟通,我终于缓解了患者的心理恐惧,为其建立了一条生命的通道—PICC静脉导管。当药液和营养液缓缓的输入到患者体内时,同病房的患者鼓起掌来,说:“护士真棒!”。那种成就感至今记忆犹新。
还有一次,几位家属捏着鼻子将一位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送到我科住院,办好手续就都离开了。患者身上到处都是压疮,所有的压疮都已经破溃流脓,深达骨骼,我用镊子都探不到底,透过口罩依然能够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酸臭的味道。虽然这样,我依然精心的为患者做着基础护理。过了几天当家属再次来病房的时候,看到老人身上干干净净,难闻的气味也没有了,特别惊讶:“唉呀,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家属感动中带着羞愧,告诉我因为老人身上的恶臭味,家人都不敢靠近,向我保证以后一定会细心照顾老人的。医生们也很佩服我,曾经问我是怎么做到的,也许《护理伦理学》中的一句话可以解释大家的疑惑:“选择护理就是选择奉献!”
除了劳累,我们还存在很大的职业风险。记得有一位从非洲回国的小伙子,高烧不退,住院当晚就开始抢救,抢救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们才知道他是一位艾滋病患者。后来我的脑海中曾涌现出许多万一,但救死扶伤的天职让我容不得考虑太多的万一。
可能有人看过我参加最美青工评选的微视频。视频里的一位患者是我们首钢一位普通的老职工,拍完视频后每次见到我都会问:“结果出来了吗”?可惜,他再也看不到结果……那是一个没有任何征兆的早晨,我常规巡视病房突然发现他呼吸困难。他紧紧抓住我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跟我说:“莹莹,救救我!”我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推抢救车、呼叫医生、给药、心电监护、吸痰、面罩吸氧、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所有能做的我们都做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他最终还是离我们而去。一片沉默、寂静,随后眼泪在眼眶中不停的打转……
每天我们都会见证生与死,有人可能会问:“你们是不是已经很淡漠了!”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当生命在我面前消逝时,我会常常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会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当生命因我们的努力而重获新生时,我又会感到莫名的兴奋与激动,这种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永远都无法体会的。曾经有位同事开玩笑:“郭老师,咱们多牛啊!天天跟阎王抢人。”我想说:“所有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最牛的,也是最美的。我只是她们中普通的一员,默默的守护着大家的生命与健康!”
如今,我作为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老年护理专业组组长,面临着崭新的挑战。我将继续扎根我熟悉的病房,刻苦钻研,带动身边的每名青年,共同开启新的探索,扬起理想的风帆,谱写出华美的青春乐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