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 文化宣传 > 正文

医院文化

文化宣传

北医铸就我的成功之路

浏览次数:

1996年我考取了郭应禄院士的博士研究生,他是吴阶平院士的学生,时任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在师生见面会上,郭老师让我们这些学生感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有丝毫架子,他认真询问了我们每名同学的情况以及对课题研究的意向,依此明确我们的研究方向,并指定相关的副导师对我们的学习研究进行具体指导。也就是那时,郭老师确定了我从事的研究领域——移植免疫。他的这一决定对我未来的工作和研究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郭应禄老师为我安排的副导师是北医免疫系的谢蜀生教授。谢教授曾留学欧美多国,在国内最先开展了免疫耐受的研究。当时,他给我最直观的感觉是生活上不休边幅,学术上一丝不苟,每次经谢老师修改后的文章都变得更加具有逻辑性、更加流畅,也似乎变得具有更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在谢老师的实验室里,我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掌握了多种细胞和分钟免疫学实验技术,参与了自身免疫病、肿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都发表于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中华泌尿外科学、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

毕业期间,我收到了哈佛大学医学院位于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及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移植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邀请,郭应禄老师和谢蜀生老师得知以后,叮嘱我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学成后回来为国内泌尿外科事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在那里,我凭借在北大泌尿研究所应用大鼠肾移植模型的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前期的精心准备,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建立起别人需要3个月才能建成的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我的工作很快得到研究中心主任、时任美国器官移植学会主席的 Mohamed Sayegh 教授的认可,并被提升为Instructor of Medicine (相当于讲师)。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T细胞的活化和耐受,每年有数个、至今有30余篇摘要在美国器官移植大会上交流,已有20余篇论文在高水平杂志发表。

在哈佛学习和工作期间,我一直和以前的老师们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回国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并寻找合适的回国工作机会,像北医的老师们所希望的那样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奉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2011年3月,我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担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和科研处处长职务,在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从事泌尿系统肿瘤和肾移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今年5月,被评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被聘为“北京市特聘专家”。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经历,但从我并不是很复杂的经历中不难看出,北医的培养对于我的学术发展和事业成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北医铸就了我的成功之路。(文/科研处处长 苑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