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血为生命护航——走进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液科
发布时间:2020-04-17 16:45:56
来源:宣教中心
作者:王晓彤
浏览次数:
谈起血液科,很多人还不一定了解,以为是化验血的科室;更多的人则是谈“血”色变,认为住进血液科的患者就是进入的生命的末路。其实血液科与其他科室一样,虽然有疾病的阴影笼罩,但也处处充满希望。走进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液科,安静、整洁、有序的就医环境让人印象深刻,这里不似想象中的冰冷和绝望,医生们沉着的下达着每一条医嘱,护士们有序的穿梭在各个病床前,患者们安静的在病房里治疗,这里的医护人员待患如亲,这里故事有危急也有温情。
2019年年末的一个下午,一位外地来的患者因不明原因的高烧来到急诊就诊,血常规项检查提示异常,血液内科的副主任医师余延芳接到急诊科求助电话后立刻赶往急诊科,余延芳迅速浏览了检查结果,典型的症状让经验丰富的余延芳给出初步诊断,这患者高度怀疑是白血病!余延芳二话没说,立刻通知血液内科医护人员准备接待患者,并告知需要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并请检验科值班人员协助加急完成检验报告。在余延芳的安排下,患者来到了血液科,准备工作一切就绪,余延芳即可为患者实施了骨髓穿刺检查,在检验科的配合下,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经诊断,患者患上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这种病进展速度快,如果不及时治疗,短时间内会危及患者生命。在知道了结果后,患者和家属立刻紧张了起来,患者家属急躁的要求离院去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本着对患者生命负责的态度,血液科的医生们尽力劝说患者先抓紧时间用药治疗,不要来回奔波耽误治疗时间。当时时间已经接近下午5点了,无论患者再去哪家医院就诊势必都会耽误大量时间,而这类疾病病程进展迅速,谁也无法保证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更危急的是,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十分紧俏,首钢医院的药房目前并没有这种药的库存,很多医院药房库存量也不能确定,如果就诊医院没有药,患者不仅跑了冤枉路,还会耽误大量的时间。因此无论患者之后是否在科里就诊,帮患者找到药就是当下的第一要务。面对如此情况,血液内科主任方志坚从容把控,要求血液内科团队的医护人员延迟下班,共同处理好这一突发情况。她一方面安排科内护理人员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一方面通过微信群开始联络北京各大医院血液科的医生,向各位同仁求助,希望能获得准确的药品信息。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方志坚在不断的接打电话和回复信息后,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位医院的血液科主任在确认后回复她所在的医院有这类药的库存,可以提供给患者。听到方志坚这样说,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患者的儿子立刻开车到这家医院买药,之后,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患者终于顺利用上了药。患者和家属被北大首钢医院血液科医生这种坚持不懈、救死扶伤的精神感动了,这时家属激动地拉着方主任的手,强烈要求说必须住在北大首钢医院血液科,这样他们一家才踏实。直到把患者妥善的送进病房,方志坚、余延芳和其他本该下班的医护人员们才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医院,临床的工作就是这样,一切以患者为先,一切为救治让行。事后患者家属在手机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话:“感谢在北大首钢医院血液科,所有人为患者全力救治、分秒必争,遇到这样的医护人员是不幸中的万幸。”
由于血液病是一种极难治疗的慢性病,可又存在病情危急、发展迅速的特点,因此北大首钢医院血液科的病房有一大特色,无论患者是第几次入院,负责他们的医生和护士都是固定的,他们把这叫“贴身服务”。把医护人员固定下来,对于患者的情况就能充分掌握,患者身体的丝毫变化都会被发现,也就大大降低了患者延误病情的风险。老张是一位淋巴瘤患者,在血液科已经进行了4个疗程的化疗了,一直是由崔海佳医生负责,这次住院是为了进行第5次化疗。刚入院的第一天做常规查体时,崔海佳发现老张体温偏高,又有轻微的咳嗽,这些症状对于一个长期化疗的患者来说并不少见,但就是这样的细节引起了崔海佳的高度注意,他认为老张可能是化疗后引起的化学性肺损伤,建议老张做个CT检查一下。老张原本不太愿意,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这一拍CT又要耽误一天的治疗,可由于长期与崔海佳建立的医患信任,他还是遵医嘱拍了CT。下午CT结果出来了,老张果然被诊断出是化疗后的化学性肺损伤,而原本要打的化疗药也针对此做了剂量调整,更加适合老张现在的情况,也不会加重对肺部的伤害。能够如此迅速、准确的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得益于崔海佳长期以来对患者病情的清晰掌握,对患者临床表现及时应对。试想一下,如果患者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还按照之前的剂量给药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可能是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的代价。事后,崔海佳再去查房时,老张非常感谢她的医术和责任心,更佩服北大首钢医院血液科的医生能从一声貌似简单的咳嗽发现致命的问题。之后在一次病例分享中,崔海佳用老张的病例告诉科里的年轻医生们,想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想要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谨细致,用心服务!
北大首钢医院血液科医生敢担当、敢拼搏,护士讲奉献、讲吃苦。因为血液科团队工作细致、态度和善,有许多老患者都对这里的服务赞不绝口。一年前有位高龄女性患者住进血液里科病房,来院时她已经病重,不能交流,长期卧床,身上插了气管、胃管、尿管,家属内心充满了悲伤和绝望。负责护理她的是血液科的护士郝静,郝静从事护理工作已经十余年,主要负责科里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老人的护理,郝静十分尽心,虽然老人不能说话,但郝静每天都会趴着老人耳边和她交流,老人也会眨眨眼回应她,眼神中透露出对她的感谢。因为老人长期卧床,郝静每天都会为她进行四肢肌肉按摩,避免压疮。老人的血管细、弹性差,扎针很费工夫,为了不让老人多受罪,郝静每次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力为老人一次扎针成功。虽然护理的事项琐碎,可每一项郝静都做的非常细致,赢得了家属认可。因为郝静的负责和爱心,老人在患病期间得到了莫大的慰藉,在老人离世后,家属特意送来一封感谢信。在信中这样写着:“在郝静为母亲做的无数次的护理时,从未有一次让母亲感到不适,我能从母亲的眼神里看出对这位护士的喜爱和感谢。郝静的工作很忙,她同时负责好几位患者的护理,但无论工作多忙,她总是那么温和、那么友善,我们辗转了多家医院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好护士,能住进首钢医院血液科,能碰到你们这么好的医生、护士,我们真的很幸运。”其实像郝静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护士,血液科里还有很多很多。她们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坚守着“保存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护理誓言。北大首钢医院血液科以认真、负责、视患如亲,赢得了患者口碑,几年下来收获的锦旗、感谢信的数量高达百余封,但这些都被科里悄悄的收进了会议室的柜子里,在他们看来收获的感谢已经过去,更重要的是做好当下的工作,践行好医护的工作职责。在当前医院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血液科忙碌的脚步更紧了,医疗工作之余科主任方志坚召开了科务会,要求全科医护人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开展日常医疗服务,她反复强调了就医流程、病房秩序,避免新冠肺炎交叉感染,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同时还对于今年的学科建设、改善医疗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等工作都做了部署。她说,春暖花开的时刻,就是我们迎难而上鼓足干劲的号角,疫情之后我们应当按下“快捷键”满格续航,跑出复工复产的加速度,我们要以医院发展为目标、以患者服务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与全院同仁一起走出2020年医院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