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胃癌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经内镜下规范诊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因此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6月5日,经我院消化内科及病理科联合会诊后,消化内科成功为一位早期胃癌患者完成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填补了我院上消化道内镜微创治疗领域的空白。
该患者3年前曾因上腹不适来我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并要求定期复查。近日,患者在我院复查胃镜,病变处经活检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癌前病变,距离胃癌仅有一步之遥,以往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变以防止其进展为胃癌。近年来,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开展使这类病变经内镜下整块切除成为可能。
6月5日,在北京友谊医院李鹏教授的指导下,我院消化内科与麻醉科、内镜中心密切配合,对患者胃窦部病变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仅用一个多小时,就成功完成病变染色、放大、标记及病变完整剥离,术中无出血、穿孔,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术后病理提示患者为早期胃癌,标本切缘干净,无癌残留。
近年来,消化内科相继开展了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技术,对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诊断率明显提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属于高难度、高风险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是目前消化内镜领域最复杂操作之一,对内镜医师的检查功底、手术技巧以及责任心都要求非常高。
专家提示,由于早期胃癌常无特异性症状,对有贫血、消瘦、纳差、体重下降、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及大便潜血阳性者应及时完善胃镜检查;对45岁以上胃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在根除治疗前亦应先完成胃镜检查以除外胃早癌等病变。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国家,人群感染率40-70%,机体一般难以自行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上皮内瘤变,最终发展为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有近一半可以逆转,一旦出现肠化生(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则很难逆转。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大增加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幽门螺杆菌以口-口或粪-口传播途径为主,所以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史,长期服用NSAIDs(非甾体抗炎药,这种药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影响胃黏膜)等药物的患者要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及时到消化内科就医,接受正规治疗,非正规治疗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细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