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跌倒”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小孩子像 QQ 软糖,跌倒后很快就“弹”起来了;年轻人肌肉发达,反应快,可以迅速避免危险;而对老人来说,摔倒可能就是与
死神的博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开来介绍,在我国 65 岁以上老人中,平均每 10 人就有 3~4 人发生过跌倒,导致的髋关节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42%患者不能
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
美国专业老年护理网站“日常护理”刊文指出,一些老人摔倒后并没受到严重伤害,但长时间躺在地板上或不 正 确 地 站 起 来 ,反 而 造 成 额 外 伤害。另一方面,有过摔倒经历的老人,即使没有受伤,也会变得害怕摔倒,进而逃避日常活动,使身体更加虚弱,进一步增加摔倒几率。
“我们病房曾收治过这样一位老人:凌晨两点起夜,不小心被凳子绊倒,倒地的声音惊醒了老伴儿,但老伴没有体力把她扶起来,就拿来被子盖在她身上,并坐在板凳上守着她,直到早晨六点才给日间照顾他们的阿姨打电话。两位老人竟然忘记可以打 120求救,只想着找身边的人,等救护车赶到,老人已在地上躺了6个小时。经检查老人没有骨折,但因着凉导致肺部感染住院半个月。”李开来说,这一案例并非个案。随着年龄增加,摔倒风险逐年增加,老人要未雨绸缪,学习如何“聪明”地摔倒, “智慧”地爬起来,并学而时习之,牢牢印在脑子里,变成一个潜意识动作。
老人摔倒后,总的原则是:不要贸然起身,先评估受伤情况,只有在没受伤的情况下、感到自己有足够力量时,才应考虑站起来。如果家人发现老人摔伤,尽量不要挪动,以免加重伤势;拨打 120 后,尽可能给老人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具体操作可遵循以下步骤。
评估受伤情况。跌倒后老人要保持镇静,几分钟内不要有任何动作,避免造成更多伤害。之后,判断自己是否受伤,可缓慢移动手脚、手臂和腿,感受是否疼痛,活动是否受限。
未受伤时缓慢爬起。若没有受伤,应慢慢地翻身,从头部开始转动,自上而下,觉得累就休息一会,直到转为爬行姿势(图 1);手部缓慢发力,用膝盖撑地,
爬向一个坚固的椅子 或 家 具 ,不 要 着急,感觉累就休息一下(图 2);把手放在椅子上,一次一只手(图3);用椅子支撑自己,小腿抬起垂直于地面,脚平放在地上,另一条腿保持跪姿(图4);双臂和双腿发力,慢慢起身站立,转身(图 5);坐在椅子上休息几分钟,再做其他事(图6)。
李开来提醒,摔倒后整个起身自救的过程,就像出生后从卧到翻身、爬行、坐起、站立的过程,似生命的初始,只是整个过程要慢一点,再慢一点。
受伤时冷静求助。保持冷静,休息片刻,找出身体受伤部位;使用紧急医疗警报设备,或给 120 或家人打电话求助;如果附近有枕头,把它放在头下,如果附近有毯子或衣服,在等待帮助时用它们保暖;如果附近没有医疗警报设备或电话,就大声呼救,如果不能大喊大叫,就抓住附近的东西,敲打地板或附近家具,以产生声响引起注意。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如果邻居是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听到异常响声,大家要及时伸出援手。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李开来
本报记者 雷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