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为进一步规范消化道早癌诊断及治疗,使更多的早癌患者获益,9月15日,我院消化内科主办的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研讨会如期召开。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教授等行业知名专家莅临会议并分享了消化道早期肿瘤预防及诊治经验。我院院长顾晋、党委书记向平超等院领导应邀参会并致辞,消化内科主任贾淑娟主持会议。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问题是消化学科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我国消化道肿瘤患病人数多,发病率高,治疗费用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推行消化道肿瘤筛查。“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名患者,幸福一个家庭”,顾晋院长在讲话中再次重申了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众多研究显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会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把幽门螺旋杆菌列为一类致癌源。会上,段丽萍教授作了“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肿瘤关系再思考”的学术报告。段丽萍教授提出癌症可控危险因素的概念,强调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是胃癌预防的最可控因素 。
目前,内镜设备的不断改进使消化道肿瘤早期病变更容易发现,内镜治疗技术的进步如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发展使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经内镜下完整切除成为首选方法。ESD较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医疗费用低等优势,但对内镜医师及护士的技术均有较高要求。
结合ESD的技术特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齐教授做了“结直肠病变的ESD治疗”学术报告。吴齐教授通过大量图片及视频展示了直肠、盲肠等特殊部位及瘢痕病变的ESD操作技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翟惠虹教授作了“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的学术报告。翟惠虹教授对早期胃癌发现、诊断、ESD治疗及术后病理评估与随访做了全面讲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陈光勇教授作了“早期胃癌规范化病理学检查”的学术报告。陈光勇教授从ESD术后病理标本固定、拍照、包埋、切片、诊断及如何做好复原图,全面介绍了早期胃癌术后病理的规范诊断,并强调了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密切合作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军教授做了“IBD(炎症性肠病)与大肠癌”学术报告。李军教授强调IBD患者随病程的延长大肠癌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应注重病程达10年以上IBD患者大肠癌的内镜筛查随访工作。
目前,我院消化内科开展的消化道早癌ESD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鹏和病理科副主任医师王云帆分享了我院两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的内镜ESD诊治及病理诊断,并与上述专家及来自航天中心医院的朱元民教授、京煤集团医院的肖健存教授、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的金晓维教授等专家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会上,专家们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和生动翔实的讲解使得与会人员学习到了非常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对助力区域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