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儿科> 科普知识> 正文

科普知识

小朋友腿上出现很多小出血点是啥情况?

浏览次数:

三岁半的甜甜最近双小腿上出现了很多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甜甜的妈妈赶紧带她来到小儿血液科就诊,接诊她们的医生询问:“孩子最近两三周有没有得过感冒?这次生病还有哪里不舒服?”甜甜的妈妈回忆2周前孩子确实感冒过,但这次发病孩子除了腿上有出血点,没有别的表现。医生给甜甜经过仔细查体后发现,除了孩子腿上的出血点,没有别的异常。她让甜甜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是6×10^9/L(正常参考范围是100-300×10^9/L),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正常的。医生告诉甜甜的妈妈,甜甜很可能得的是一种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对于这个陌生的疾病,甜甜的妈妈感到十分焦虑与不安,心里也有好多问题想问一下医生。

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可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又以3-6岁为高发年龄。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的破坏增多。

发病前1-3周孩子常有过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或接种过疫苗。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孩子的四肢常有针尖大小的皮肤出血点,有时表现为皮肤瘀斑,常伴有鼻子出血或齿龈出血。血常规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降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正常。如果失血较多,可有贫血。

二、该病一定要做骨髓穿刺确诊么?

根据孩子的病史,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性大,做骨髓穿刺并非必要,但做的目的主要是除外其他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果在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下,例如小于10×10^9/L,同时临床表现又极其符合该病诊断时,为了保证患儿安全,医生会采取诊断性治疗的方式先给予相应的药物,观察孩子的治疗反应,而后决定是否做骨髓穿刺进一步确诊。

· 骨髓穿刺有危险么?

骨髓穿刺是儿科医生的一个常规操作,医生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一般没有太大危险。穿刺过程中大多无明显痛苦,孩子主要会在抽吸骨髓时有一过性的刺痛。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少见的并发症有:

1、      穿刺部位局部出血、血肿;

2、      局部感染或败血症:局部穿刺点发生红、肿、热、痛,或全身感染如发热、寒战等;

3、      局部麻醉药过敏,药物毒性反应;

4、      穿刺操作失败,届时可能需要再次穿刺。

· 骨髓穿刺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      骨髓穿刺前不需要空腹,可以正常进食。

2、      骨髓穿刺的针眼处包敷后需要稍加用力压迫数分钟。

3、      骨髓穿刺部位1-2天内不要浸水。

三、下面的治疗怎么做?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血小板数值和出血风险性来选择进一步治疗计划。血小板如果在20×10^9/L以上,又没有出血表现,则可以观察随诊,不予药物治疗。当血小板在20×10^9/L以下时,有内脏出血的危险性,因此需要积极治疗。该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

四、这种疾病能治愈吗?

该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但病情容易反复,尤其是在感冒后血小板数常会下降。即便如此,大部分孩子在一年内血小板计数可完全恢复正常。

五、孩子生病后平时需注意哪些事情?

平时需特别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外伤,教导孩子不要抠挖鼻子等。因预防接种会诱发该病反复,故近期不主张预防接种。避免应用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药物。

(该文2016年11月8日刊登在《北京青年报》-健康守望版面,作者:吴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