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医院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医院动态

新突破!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首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

发布时间:2020-10-23 09:03:41 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卢彦娜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g,却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预计寿命超过12年,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同时可以兼容1.5T/3.0T核磁共振扫描,这样如此迷你的一枚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却可以给患者以重生的希望。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一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使我院成为国内率先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之一,标志着心血管内科在起搏电生理领域再次向国内领先领域迈进了一步。

微信图片_20201019084206.jpg

患者为一位84岁男性,住院期间心电监护提示房颤伴长R-R间歇,心率一度降至20次/分,并伴有低血压休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考虑患者高龄、消瘦,因房颤需长期抗凝,传统起搏器植入会引发出血及感染的风险,患者家属对传统起搏器的使用存在极大顾虑。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心血管内科主任唐强教授的主持下,经过术前缜密评估和论证,在同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科室最终制定了“选择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诊疗方案。

患者在局麻下实施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影像提示该患者心脏垂位心且严重转位,这样的心脏解剖结构,在植入无导线起搏器过程中,无疑会极大增加对植入部位定位的难度。术中通过股静脉穿刺,经过多体位、右心室内充分造影指示,唐强主任成功将无导线起搏器通过递送导管一次释放到心腔内部。手术过程仅用40分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微信图片_20201023092205.jpg

唐强主任介绍,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目前国际上在起搏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进展之一,和传统起搏器不同,Micra将脉冲发生器与起搏电极合为一体,以“微缩胶囊”的形式直接将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腔内部,手术过程时间短,植入成功率高,术后无传统起搏器手术局部肿胀及疼痛感,恢复较传统起搏器好,舒适度好,患者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

Micra无导线起搏器创新的无导线,无囊袋设计,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植入给患者带来的皮下囊袋痕迹和手术创口伤疤,减少了创伤、电极故障与感染并发症。一些特殊疾病人群如囊袋反复感染,基础疾病较多,或者特殊职业的患者,亦或者追求美观和生活质量的人群都可以选择无导线起搏器,唐强主任希望这项创新技术可以快速推广和普及,让更多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