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宣传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乃治国之重臣,而良医则是挽救生命之人才。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医学殿堂的青年外科医师,我从懂到不懂,又从不懂到懂,在从医学生“蜕变”为医生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有付出亦有收获,有教训亦有经验,有所得亦有所不得,但始终不变的是铭记心中的“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
上级医师的“用心良苦”
睾丸鞘膜积液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病例可采取睾丸鞘膜翻转术,迄今我已主刀完成该种手术10余例,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独立完成的第一台。当时科里收治了一位需要手术治疗的睾丸鞘膜积液患者,因为之前作为助手我曾多次参与该种手术,上级医师那次要我主刀。该患者体型偏胖,已患病多年,未予诊治,左侧睾丸肿大明显,手术难度较大,上级医师提示我切口可稍大些,按照之前传授我的步骤操作即可。我心里有些嘀咕:我可以吗?但是没办法只好硬头皮上,在上级医师的密切“监视”下,我和一名住院医师按照平时台上与台下的训练,一步步地来,切开、游离、暴露、翻转、缝合、止血……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手术过程中上级医师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虽然我表现出很自信的样子,但心理暗暗祈祷千万不要碰到什么意外情况。幸好手术异常顺利,我也长出了一口气。术后开好医嘱下班,回到家后还在想手术的每一个步骤。第二天早上来到病房,看到上级医师正在那位患者的床旁查看伤口情况。看到我来了,上级医师笑着对我说:“你昨晚睡的挺好吧?”我正疑惑,护士告诉我,昨晚他在这里守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夜里还打来两次电话询问患者的病情。望着上级医师离去的背影,一种敬佩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医学无小事
记得那是一个秋风瑟瑟的夜晚,我在病房值夜班,突然接到电话,急诊内科请会诊,放下电话后我5分钟赶到急诊科。急诊科医生介绍:患者老年男性,由于神经源性膀胱长期留置导尿,定期更换尿管,在外院门诊更换尿管后3个多小时未见尿液引出,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现请泌尿科会诊是否尿管留置有问题。我首先对患者进行问诊和查体,患者表情痛苦,大汗水,自述下腹部憋胀,查体时我发现耻骨上区膨隆,叩诊浊音,应该是尿潴留。我的脑海里思索着各种可能的情况,难道真的是尿管置入的有问题?没有放入膀胱?还是出现了假道?于是,我准备重新留置尿管,并且做好了应对留置失败的各种准备。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留置过程相当顺利,尿液也顺利引出,患者憋胀感觉即刻缓解,患者家属连声道谢,夸赞我技术高超。正当我也沾沾自喜的时候,我突然间发现垃圾桶中那根刚刚换下来的尿管的阀门是卡死的,瞬间顿感羞愧难当,黯然离去。留置尿管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是再寻常不过的操作,但是即便再简单的操作如果稍加不慎就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医学无小事。
“高科技”带来的困惑
写病历,是年轻医师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IT的快速发展及医院信息系统的逐渐使用,电子病历应运而生,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明显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并且使病历书写更标准化、规范化。但是这种“高科技”也带来了不少麻烦。记得科主任每次向大家宣布不合格病历的统计情况时,大部分问题都出在我们过分依赖电子病历的书写模板和复制、粘贴的功能。如将同病种病历拷贝到刚入院患者病历里未仔细修改、导致病历资料张冠李戴、左右混淆,男女不分;不同病人的体格检查记录中,各个部位体征的描述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久而久之,我们的临床思维也会逐渐“模板化”,我们的诊疗过程也会缺乏有序性、逻辑性、层次性和科学性。所以说电子病历虽然将我们从繁忙的医疗文书书写中解救出来,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思维“懒惰”下来,应该腾出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去研究患者的病情,制定诊治方案,同时完成高质量的病历书写。让我们面对“高科技”时不再“困惑”。
后记
记得有位医学前辈说过,青年医师要勤于实践,思考,一头拥抱图书馆,一头拥抱病案室。虽然这句话说的略显极端,但他的主导思想就是: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临床医师除了要经历严格的、系统的专业学习之外,还要格外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强意志和对患者的仁爱之心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所以,作为年轻医师,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就像是一只只破壳之前的小鸟,正在蛋壳里吸取营养,必须脱壳、蜕变,才能成熟、飞翔。(泌尿外科 王驭良)
作者介绍:
王驭良,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阶段师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克新副教授,2010年9月起,担任我院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