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专家授课 收获满满 2020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西部呼吸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0-09-08 09:54:09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姚博洋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为促进北京市西部地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发展,提高区域内本学科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呼吸疾病的精准化医疗模式,9月6日,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主办,北京肿瘤防治协会协办的“2020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西部呼吸论坛”在我院举行。此次论坛采取线上及线下相结合方式,分为肺癌专场及慢性气道专场两个部分,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应邀对肺癌、慢性气道疾病的诊疗及管理进行了深入精准的阐述。

_K0A3973.jpg

上半场会议,由大会主席、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党委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向平超教授致开场辞,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关振鹏教授,北京肿瘤防治协会监事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聂立功教授,北京肿瘤防治协会内镜分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穆新林教授分别致辞。

_K0A3895.jpg

_K0A3898.jpg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早期症状隐匿,绝大部分患者于就诊时已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使得治疗方案更加个体化,精准化。根据肺癌的发病特点和最新治疗进展,穆新林教授就《肺癌靶向治疗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聂立功教授就《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免疫联合治疗》做了进一步地讲解。

_K0A3920.jpg

在专题讨论环节,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樊再雯、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余春晓、潞河医院张虹霞和我院宋丽萍四位专家分别对肺癌的靶向、免疫联合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并指出随着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的快速发展,可选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越来越多,对于药物的选择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应遵循两个原则,科学性及人文性原则。医者应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及诊疗指南,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疾病状况,身体条件及经济能力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肺癌的治疗目前正进入一个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时代,传统的新辅助化疗结合外科治疗已经进入了疗效的瓶颈期,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近年来获得巨大突破的免疫及靶向治疗策略正逐步为肺癌的治疗模式带来新的变化,中日友好医院李利亚教授就《肺癌联合治疗进展》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璨医生分享了一例肺腺癌的病例。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李秋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梁莉、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高红梅、北京航天总医院赵秋红四位专家对肺癌的联合治疗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治疗建议。

在慢性气道专场,向平超教授和特邀嘉宾,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慢阻肺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永昌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治疗学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学部主任解立新分别致辞。

_K0A3981.jpg

孙永昌教授首先对2020年GOLD慢阻肺诊疗指南的更新进行了细致且独到的解读。

_K0A3984.jpg

解立新教授以《从新冠肺炎看浓痰粘痰患者的管理》为题,细致探讨了临床工作中浓痰粘痰患者的床旁管理。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余春晓教授作了《后疫情下呼吸慢病的长期管理》讲座。

_K0A3998.jpg

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潘磊教授以《重症患者气道廓清专家共识解读》为题,对气道廓清术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_K0A4001.jpg

我国慢阻肺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于第三位,且病情发展迅速,对于慢阻肺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其防控至关重要。2019年,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石景山卫健委的领导下完成了对全区4500多例居民慢阻肺监测及早期筛查研究,显著提升了区域内基层医院慢阻肺的防治能力。副主任医师张二明以《石景山区慢阻肺监测及早期筛查研究经验分享》为题,对慢阻肺监测及筛查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和介绍。

_K0A4005.jpg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韩志海、门头沟区医院安福成、北京康复医院姜宏英和北京燕化医院李小明四位专家对呼吸相关疾病中粘液浓痰的管理策略及疫情常态下呼吸慢病的管理进行了专题谈论。

一天的会议日程满满、收获满满。论坛内容主题鲜明,紧密结合临床,不仅参会人员获益匪浅,很多专家也加入了课题讨论,会场学术气氛严谨而热烈。

_K0A3977.jpg

在论坛总结环节,向平超教授指出,呼吸病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学科,在护卫人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年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呼吸人成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流砥柱。在今天的论坛中,众多专家更是毫无保留,通过分享和交流学术前沿、新技术和新理念,有力地推动了北京西部地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万众关注的新冠疫情是否再次爆发风险,他强调应采取科学防控、专业治疗策略,着重于新冠重症病例的处理,发挥好呼吸科医生的专业特长,在提升救治能力、引领学科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