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不久前,刚刚分娩的小南一家怀着感恩的心,欢欢喜喜地抱着他们出生5天的小宝宝离开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产科。可谁能想到就在5天前,小南曾在这里经历生死一线。
新生与危机交织
晚上11点多钟,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产房里,小南顺利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宝宝,小南全家都沉浸在小宝贝带来的幸福中。为了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按规定小南和宝宝要在产房里接受两个小时的产后监护,助产士刘瑞文、张胜苗和李佳丽陪伴在她的身边。尽管生产过程顺利,但三位助产士仍旧密切关注小南的各项身体指标,同时向她宣讲产后注意事项以及母乳喂养须知。
时间来到次日凌晨1点钟,助产士对小南进行出产房前的最后一次检查。在按压宫底时,突然有大量的血液涌出,瞬时浸红了床单。产房里原本轻松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在场的医护人员意识到这是产后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来势汹汹,一旦发生极其凶险,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十分关键!时间就是生命,产妇的生命安全就是牢不可破的红线。值班医生陈园园立即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展开抢救,二线医生迅速到场,检查出血原因。由于产妇身材瘦弱,体质指数较低,血压一度下降到了80/50mm/Hg,心率达到120次/min,短短十几分钟情况变得更加危急。护士立刻为产妇按摩子宫、抽血、化验、输血;助产士为产妇按摩手脚,安抚她的情绪;医生陈丽华迅速查明出血点进行缝合。
此时,产科主任夏义欣、副主任医师张小红和超声医学科医生李伟也先后赶到了产房,这时产妇出血情况已基本被控制住了。经超声检查,产妇体内的另一块血肿位置也被发现,需要到手术室进一步缝合。战场立刻转移到手术室,麻醉手术中心的医护人员立即就位,备好所有抢救用物。血肿位置较高,缝合困难,容易损伤盆腔大血管和直肠,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但主刀医生张小红经验丰富,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手术。最终,产妇在全院多学科联合抢救下脱离危险,在手术室经过近4个小时的监护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安然返回病房。一场与死神的较量结束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此时,黎明的曙光刚刚擦亮天空,就好似为黑夜中的人们带来新生的希望。
之后的几天,护士们每天为小南进行伤口护理、指导她科学养育新生儿,还时不时和她聊聊家常,帮助她缓解产后可能出现的心情不畅。在全方位的护理下,小南恢复得很快,几天后便顺利出院了。出院前,小南全家特意把精心制作的锦旗送到了产科团队手中,对产科团队及时的抢救、专业的治疗、暖心的服务致以深深的感谢。
夯实内功 筑牢安全底线
生死交织的序曲每天都在医院上演,而这次紧急抢救只是我院产科日常工作的一个不平凡的缩影,是产科医护人员处置高危病例能力的又一次体现,也是全院多学科通力协作的成果。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其中一项要求就是降低正常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从4月开始,在主任夏义欣的指导下,产科全体医护人员以此为目标,以做好孕妇全周期管理为抓手,尝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除了指导孕妇做好孕期管理,规范分娩前评估与核查以外,产科医护人员以固定搭配分组,每周进行应急演练,内容涉及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子痫等产后常见并发症。
此外,科室还经常邀请专家为医护人员讲课,丰富诊疗经验。经过几个月的演练,产科应对危重孕产妇救治流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体系。正是依靠这套体系,从产妇突发大量出血开始,医生们抢救有条不紊,最终这场战斗以产妇以及医生们的胜利而告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产科以提升医疗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分娩安全管理,提高助产技术,完善妊娠风险评估为重点,大力推行妊娠风险评估、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最终做到有效减少正常分娩并发症,尤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系列举措为国家“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有效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发挥了石景山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