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30年慢病防控经典(二)
受访专家:
刘力生,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
吴锡桂,原阜外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
王健松,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慢性病研究所主任
王淑玉,原首钢医院心血管研究所首任所长
廖燕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第二部分:十年随访降压达标率达71%,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
可实际上,给万名工人查血压,督促用药,哪儿那么容易。三级管理体系中,对按时吃药、按时复查等都得做细致的登记。如今已七十多岁的王淑玉教授,带上老花镜,翻着如今已经泛黄的《首钢医院心血管病资料汇编》,指着上面细致繁密的数字与表格对记者说,“当年没有电脑,这些都是我们一笔笔算出来写上去的。”
若论苦,在这么大面积的社区开展三级防治,让措施“四角着地”,可不是件美差。一个车间7.8百号工人,哪能保证人人都去量血压?“不去,我们就下去找。”工人在高炉上干活,医生就在底下等着量血压、送药,烟熏火烤粉尘飞。原阜外流行病研究室主任吴锡桂教授曾在72年专门住在首钢一年、随后多年又每天去首钢上班,被称为半个首钢人,忆起当初,她清楚的记得,自己带着几个医生猫着腰穿过黢黑通道,背着仪器走进车间,在那个钢花飞溅、铁水奔流的环境里,一不小心,穿的塑料凉鞋鞋底就会与滚烫的地板砖粘连在一起。“那时境界很高,不怕苦,也不说累,就为了工人一个好身体,少休工。”吴锡桂笑说。
何时复查,何时调整药量,医生比患者记得还清楚。
王淑玉被大家称为“活字典”,作为车间保健医,下管的几百号工友,谁谁身体什么情况,什么时候该量血压了,甚至谁家什么情况,她都了如指掌。熟到“有时都可以预测到下个月这个工人会不会再休工。”
廖燕华的父亲就是车间的医师,一毕业她就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继续当起厂里的保健医,天天量血压,赶上人多的时候,一天量八百多个,“手上都磨出了茧子。”
又何止是量血压。
还要宣传如何预防高血压。首钢几层医务人员就写板报,做宣传册,更多的时候,要下去找病人,直接进车间,趁着工人休息,就几个人围坐在一起,面对面说。所谓“登三轮的腿,说相声的嘴。”还要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营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知识俱全,否则不是出门碰壁,就是讲话没人听。很多预防常识,医生掰开讲,揉碎了说。“与其告诉他高血压的危害,倒不如拉家常,直接说,老李,这段时间血压控制不好啊,少吃盐。下个礼拜接着去复查。有时还得给解心宽,一生气着急,血压又上去了。”廖燕华直接跟工人打交道,称这为有效的“话疗”。
1982年,对最初的10450名筛查工人进行10年随访,对已经管理的3178例高血压患者做分析,血压管理率达到60.8%,控制在临界一下的达71%。 (据首钢医院心血管病防治所资料汇编1969年-1990年)
也是在这一年,刘力生教授带着首钢高血压管理的5~10年随访结果在WHO(世界卫生组织)会议上作报告,引起世界关注。WHO曾派专人来考查“首钢模式”,认为首钢这种终生管理和随访的模式(from cradle to grave,即从生到死)为流行病研究和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最佳基地。这种高层医疗机构帮扶,基层医疗配合,让工人血压得到控制的办法有效,也是可行的。WHO专家认为,对首钢队列人群进行随访将对中国的高血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摘自《健康时报》记者 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