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医院院报 >> 2021年10月 第10期>> 正文

用真心为患者办实事——医技一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作者:刘金良 来源:宣教中心 发布时间:2021-10-13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医技一党支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解决科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不断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科室的发展。

一面镜子折射出的关爱

众所周知,CT检查会产生电离辐射,提到辐射,不管是患者还是操作人员都需要严格遵守放射防护的标准,避免受到不必要的辐射,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然而,住院部一层的CT室却因为固有的建筑构造,无法在技师为患者检查时直接观察到患者进出的屏蔽门关闭情况,每次都要技师亲自进入确认,以保证外面患者的安全。但随着就诊患者的增多,这无形中增加了技师的工作量和室外患者的安全隐患。一旦扫描开始,如果有患者推门进入,没有及时发现和紧急停止扫描就会使射线外露,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面对问题,共产党员高昂技师提出如果安装一面像路口转角一样的凸面镜,那么屏蔽门、室内情况不就都能观察到了么?由于凸面镜无法制作,高昂就自费进行购置,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找好位置和角度,将镜子安装在了墙上。最终,这面凸面镜起到了预想中的效果。这个看似简单的小举措,凝聚着影像中心党员的小智慧,托起了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防护安全。

让患者等待的时间再短点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真正把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伴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和疫情防控的需要,近期影像检查患者不断增加,检查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再次成为科室亟待解决的问题。秉着让患者“少等待,快检查,早出报告,早治疗”,努力为临床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与支撑的原则,党支部书记、医学影像科主任张滨组织党员积极建言献策,针对现状对科室工作进行重新布局调整,采取了多重举措。通过调整排班,优化工作流程;延长工作时间,周六日加班,增加患者流通量等方法使核磁、CT增强检查缩短到3-5天,不但解决了本院患者检查难的问题,还吸引了大批外院患者来院检查。

服务临床需求开展新技术

手术室内,骨科团队克服髋关节深而狭窄、局部解剖复杂等多种困难,正在为一位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复杂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微创手术。“开展髋关节撞击手术需要MR配合进行扫描诊断,但在北京市开展这项检查的只有2家专科医院”,张滨主任介绍,“为更精准、更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临床诊疗方案的确立提供更加完善精准的影像学依据,科室克服人员紧张等不利条件,选派优秀技师外出进修学习,并与厂家联系迅速调整参数,开发新的程序,最终使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MR造影检查成为我院常规检查,图像质量也得到骨科专家的高度认可。”

张滨强调,党支部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把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医疗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科室全体党员和医护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宣教中心 刘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