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医院院报 >> 2023年2月 第2期>> 正文

聚焦呼吸系统三大疾病 专家共话诊疗之精髓 北京西部呼吸论坛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举行

作者: 来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发布时间:2023-06-30

5月19日,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以下简称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向平超教授倡导,首钢医院主办的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代谢性呼吸病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学术大会暨北京西部呼吸论坛在首钢医院召开。论坛涵盖了国内外关于慢性气道疾病、感染与危重症、肺部肿瘤三大呼吸系统疾病的前沿动态及经典研究内容。来自京津冀各大医院的同行分别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共享此次学术盛宴。

向平超在大会致辞中指出,慢性气道疾病、感染与危重症、肺部肿瘤是呼吸系统三大常见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疾病。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未来随着人群抗体减弱或消失,新冠重症病人将会逐渐增加,如何规范化诊疗已成为每位呼吸医学领域医生的必修课。此次大会将会进一步推动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防治水平和重大疑难病症诊疗能力的提升,更好满足群众优质医疗服务需求。

咳痰是呼吸道常见症状,严重痰液潴留可阻塞气道,危及生命。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张永祥教授表示祛痰管理可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在众多祛痰方式中,雾化吸入给药相对于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

慢性气道疾病急性加重频繁,危害严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王金祥教授指出免疫治疗药物可强化机体抗感染能力,如泛福舒可在肠道激活免疫细胞,经全身血液进入肺部,从而提高肺部免疫力。

后疫情时代,免疫脆弱人群的呼吸道感染防治面临巨大挑战。天津市胸科医院景国慧教授指出,由于免疫系统缺少病原体刺激,免疫脆弱人群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更高,呼吸免疫治疗药物可通过肠—肺轴激活免疫反应,提高呼吸道免疫力,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我国慢阻肺患病率高,已成为第三大致死病因。首钢医院郭伟安教授提出慢阻肺管理目标,指出尽早启用三联疗法可有效缓解肺功能的下降,同时指出免疫治疗药物在慢阻肺患者预防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部分新冠患者在核酸转阴后,一系列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称为Long-COVID。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孟爱宏教授指出Long-COVID症状多样,且发生人群广泛,住院和非住院患者、轻症和重症患者之间症状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

小气道功能障碍伴随慢阻肺发生全过程,向平超教授指出小气道功能障碍与慢阻肺患者住院和急性加重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吸入药物能否进入到小气道是影响慢阻肺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5月20日上午,在感染重症及介入专场,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解立新教授以《从Omicron感染看下呼吸道微生态与宿主免疫的相互作用》的报告开篇。他介绍了呼吸道微生态和脓毒症患者免疫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闭环关系,提出调节肠道菌群可能作为新冠感染治疗的免疫调节策略。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主要致死性原因之一。首钢医院吴蓉菊教授指出与传统病原学检测相比,RICU检测病原学要求快、准、全,常用的检测手段有mNGS和M-ROSE,这打开了一个无需培养病原菌的新时代,M-ROSE更是将病原学诊断提到了ICU的床旁。

下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区王晶教授指出老年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重,易发展为重症。老年CAP理想抗感染药物需要广谱强效,安全性好,使用便捷。奥玛环素能广谱覆盖老年CAP常见致病菌,抗菌活性强,对耐药菌同样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

北京朝阳医院李绪言教授介绍了ECCO2(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术)设备的关键技术,即作为低流量的体外呼吸支持技术,ECCO2设备既可以作CRRT,也可以清除二氧化碳。ECCO2设备在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AECOPD(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中,应用疗效好,可避免气管插管,或助于早期拔管。

重症肺炎患者营养高需求与喂养不足存在矛盾,向平超教授提到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支持需以高蛋白、高能量为核心,限液、早期、长期使用肠内营养为原则。良好的肠内营养策略,有助于重症肺炎患者营养状态改善,加快脱机,缩短ICU时间,减少死亡。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进教授指出胰腺炎/胰腺癌患者因胰岛微循环破坏,3c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而胰岛微环境中胰腺外分泌细胞可转化为内分泌β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胰岛微环境可作为再生医学的研究新方向。

早癌的发现让临床医生面临新的挑战。应急总医院高鸿教授介绍了周围型肺癌多种消融手段,包括经皮肺癌射频消融、BTPNA技术(经气道肺穿刺/消融)、微波消融、光动力消融、冷冻消融、热蒸汽消融以及经支气管近距离放疗/射频消融。其中冷冻消融、热蒸汽消融为目前在研技术,将使呼吸介入技术踏上新的台阶。

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5月20日下午的肺部肿瘤专场,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潘磊教授介绍了NSCLC罕见靶点突变,包括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ROS1/NTRK突变、KRAS突变等。

中国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一代和三代如何选择?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汤传昊教授提出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当强调个体化精准治疗,其中老年患者更适合1+3靶靶序贯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大幅提高晚期NSCLC的生存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免疫治疗获益后出现疾病进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龙靖颖教授指出,免疫治疗出现疾病进展后换用另一种免疫治疗药物仍可获益,同时应更关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免疫治疗开启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新篇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程渊教授介绍了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PD-L1单抗——阿得贝利单抗,其III期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程教授还展示了非转移性NSCLC免疫研究进展,转移性NSCLC一线和后线免疫研究进展,强调了针对免疫微环境调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价值。

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如火如荼,相应的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也接踵而至。北京协和医院王汉萍教授从乏力着手,通过7个不同免疫不良反应案例,阐述了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各种表现及相应处理。

化疗患者常面临骨髓抑制的问题,首钢医院宋丽萍教授解析了曲拉西利的骨髓保护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从源头保护三系骨髓细胞,有效降低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同时,曲拉西林具有免疫调节或抗肿瘤协同增效作用。

聚焦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穆新林教授指出安博瑞是亚裔及脑转移者的一线优选,对于ALK的常见的共存突变TP53,EML4-ALK融合变体,安博瑞疗效优于克唑替尼。

本次大会专家云集,内容丰富,贴近临床,慢性气道疾病、感染与危重症、肺部肿瘤三大板块疾病治疗规范化以及新的前沿的知识都有所展现,同时还涉及新冠诊治难点的讨论,参会人员不仅了解了前沿的理念,更学到实用的技术,收获满满。向平超教授指出,作为呼吸人,我们将与患者共奏“同呼吸 共命运”的生命交响,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促进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的繁荣与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