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疾病常识 > 正文

健康科普

疾病常识

冯晓宏主任谈——功能性消化不良(2006.1.5)

冯晓宏主任谈——功能性消化不良(2006.1.5)

浏览次数:
临床上,许多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经过一系列检查和随诊未发现有器质性疾病。以往被称为神经官能症,近年来认为是功能性胃肠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此类疾病有两个认识上的转变:第一,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而不是单一疾病为基础的简单模式;第二,是有动力和感觉异常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障碍所致。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首先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分型及临床表现
  1、动力障碍样型:主要表现为上腹胀、不适、餐后早饱,症状和进食密切相关;
  2、溃疡样型: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常在空腹时明显;
  3、非特异性消化不良:不符合以上两组的特点。
  二、如何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1、持续或间断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
  2、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依据;
  3、症状和排便无关;近一年内症状出现累计达三个月以上。
  应注意鉴别溃疡病、肿瘤等器质性消化不良,糖尿病性消化不良以及硬皮病引起的胃肠功能失常。
  三、如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有多种因素参与,应采用综合治疗。
  1、一般治疗:调整饮食,去除诱因;
  2、心理治疗:进行相关的病情解释和诱导;
  3、对因和对症治疗:治疗胃炎,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杀菌治疗;药物治疗可根据症状选择下列药物:促动力剂(胃复安、吗丁啉、莫沙比利等);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潘妥拉唑等,H2受体阻断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粘膜保护剂(硫糖铝、胶体铋、思密达等);其它药物(如抗抑郁药等)。
  4、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需复诊,以便了解病情变化、疗效、进一步了解有无器质性疾病,对诊断进行确认或增补、修改,调整治疗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