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疾病常识 > 正文

健康科普

疾病常识

介入神经放射学介绍(一)——介入神经放射学分类及前途(2006.3.6)

介入神经放射学介绍(一)——介入神经放射学分类及前途(2006.3.6)

浏览次数:
介入神经放射学也称为血管内神经外科学,有人叫做神经介入放射学等,属于微创神经外科的一种。是在X线监视下对脑血管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已经几十年。在现代医学影像学建立之前,尤其是CT、MRI的广泛应用之前,可以说该项技术更多的承担起诊断颅内疾病的重任,甚至外伤后颅内血肿也要靠该项技术。
  随着现代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介入神经放射学更多地承担了脑、脊髓血管病的诊断、治疗任务,能够完成一些传统开颅手术难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如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多发狭窄的治疗等。21世纪是脑的时代,介入神经放射学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介入神经放射学按照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根据治疗的疾病分类可以分为血管性疾病和非血管性疾病。非血管性疾病目前主要是一些富血管肿瘤的术前栓塞,如脑膜瘤。一些肿瘤,如脑胶质瘤的血管内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近2年,借助介入设备、球囊、骨水泥等,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越来越多,可以说是介入神经放射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对于血管性疾病,包括脑血管性疾病和脊髓血管疾病,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瘤、血管畸形以及硬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等;缺血性疾病主要是动脉狭窄及急性动脉溶栓等。
  10年前介入神经放射学是诊断脑血管病的主要手段,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虽然这个“金标准”依然有效,随着CTA(CT血管造影)、MRA(核磁血管造影)等广泛应用及可靠性的提高,介入神经放射学会在不远的未来演变成以治疗为主的技术。
  在美国,脑卒中是第三位导致死亡的疾病,也是最主要的成人致残因素,每年经济负担500亿美元。在我国, 脑卒中每年新发病大于200万人次,除30-35%的死亡率外,幸存者中有35-40%的残疾(引自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洪波教授的资料)。如何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而利用栓塞防止出血卒中、利用支架血管成形预防缺血卒中的发生应是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虽然现代介入治疗时间尚短,远期疗效有待总结,但不论是出血性疾病,还是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的近期效果已与常规手术十分接近,创伤明显减小,病程明显缩短。也由于其微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和采用此项技术。血管内治疗已成为许多脑、脊髓血管病首选甚至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未来5-10年,介入技术必将在神经科得到更大的发展!( 神经外科      赵长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