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首钢日报】2013-7-30 急诊领军人

浏览次数:


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指示灯一闪一灭……患者的生命就是冲锋的号角,无论何时,只要听到急救车的铃响,他就以最快的速度奔到抢救床旁,亲自指挥抢救。他就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急诊科主任祝振忠。他说,身上穿的白大褂应该镌刻下对生命的敬畏。

八年时间,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急诊科主任祝振忠把只有两张抢救床、13张留观床的小科室,逐步发展为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留观、急诊重症监护于一体的规模化科室,年急诊量达到8万人次以上,使急诊科成为一支名副其实极具战斗力的急救团队。

时刻紧绷生命弦

急诊科医护人员没有固定休息日,一年365天,只要患者需要,祝振忠就会迅速来到抢救床旁。

一个星期六,正在开会的祝振忠突然接到电话:“有6名集体中毒的患者。”赶过去需要时间,也许几分钟就能让一个生命重生,祝振忠在电话里部署:“赶快启动群体伤紧急预案,报医政处,我马上到。”

待祝振忠赶到急诊科,大厅内早已人头攒动,家属的哭声、患者疼痛的呻吟声此消彼长。他马上带领急诊科和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检伤、分类,将危重患者送到抢救室抢救,把病情相对轻的患者送到留观室。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开始了:电动洗胃、脱离毒物、开放静脉、心电监护……经过5个小时的努力,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虚怀若谷育人才

科室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此,祝振忠精心制定了年度教学计划,要求全科人员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养成多翻书、多动手、多思考的习惯。他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定期进行模拟抢救演习,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医务工作者绝不能闭门造车。祝振忠鼓励年轻医护人员外出学习,开阔视野。目前大部分医生都取得了北京市急诊急救医疗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护士们也都参加了上级医院急诊急救医疗培训。急诊科现有54名医护人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7人,在职研究生4人,形成了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朝气蓬勃的队伍。

倾注才智搞科研

除了繁重的医疗工作,祝振忠还承担着科研教学任务,激发他求新求变的动力。他结合临床实践,把急诊医疗的系统管理、单病种的急救问题、急诊抢救的时间窗、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担任急诊科主任以来,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刊登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医院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八篇,参与编写了《现场急救及护理知识》专著。

急诊医学教研组承担着北京市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北京大学医学部和辽宁医学院的教学工作。为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理论知识,祝振忠编写了生动形象的幻灯课件,同时组织科内医护人员制作了技能操作录像,旨在强化教学效果。他坚持以临床应用为教学重点,从整体讲解疾病,从病理过程分析疾病,严谨中不失幽默风趣,受到学生们一致好评。

祝振忠与他的团队始终坚守在救死扶伤最前线,恪尽职守,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