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近日,在四川大学举办的2025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中,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泌尿外科与医学影像科组成的参赛团队,凭借“个体化全息医学影像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图像导航技术”项目,从全国数百家医院、高校及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临床医学与公卫医学方向一等奖。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在医学仿真与数字技术融合领域的领先实力,也为我国精准医疗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作为国内仿真创新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赛事之一,本届大赛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联合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及数百家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共同举办,以“推动数字仿真技术应用,服务国家产业发展”为宗旨,搭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大赛设置智能装备、医学应用、智慧城市等七大前沿赛道,吸引全国150余家企业、260余家医院、300余所高校同台竞技,成为检验我国仿真技术创新应用水平的重要标尺。

在这场高水平的角逐中,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参赛团队脱颖而出。泌尿外科赵子臣、医学影像科那曼丽在总决赛现场,围绕“个体化全息医学影像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图像导航技术”进行现场答辩,系统阐释了个体化全息医学影像技术的研发历程、技术内核与临床应用价值,展示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在全息医学影像领域的技术积累、原创创新成果及临床应用前景。

该技术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那彦群教授牵头,泌尿外科与医学影像科自 2017年底起持续攻关,突破传统医学影像技术局限,将全息仿真技术与临床手术导航深度融合,实现了手术场景的精准可视化与个体化定制。“全息医学影像不仅让医生能更直观地进行术前的规划和设计,‘看透’人体结构,更在手术中,还能让医生像是有了‘透视眼’一样,更准确地识别埋在深处的病变和血管的走行,减少并发症风险。让手术规划从二维跃升至三维动态交互阶段。”赵子臣介绍,“这项技术尤其适用于复杂肿瘤手术,能有效降低术中风险,提升病灶切除的精准度。全息手术导航对于未来精准的自动化手术的重要性,就像是导航地图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一样不可替代。”

目前,这项自主研发的技术已在全国数十家医院的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等多个专科完成数千例临床应用,累计斩获三项发明专利、七项软件著作权。同时,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参编、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2026版)·全息影像技术》亦已正式发布,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在该领域的学术与技术引领地位。
科技创新,归根到底是为了守护人民健康。此次斩获的全国一等奖,既是对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医学创新能力的权威认可,更是对医院践行“厚德、精勤、创新、卓越”院训的生动诠释。未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加速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构建起以精准化、智能化为特色的诊疗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为我国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首钢智慧”与“首钢方案”。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