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2014.10.22日,在人民政协报11版,刊登了一篇关于本院院长的采访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陈仲强:
挑战推动前行
2014-10-22期11版
委员名片:
陈仲强,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大外科主任,北京大学附属首钢医院院长;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专家,擅长于脊柱外科。
我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父亲是一名外科大夫。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医院里的故事。当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当一名医生时,我的眼前总是闪现小时候因为父亲治好了患者的病,他们登门来家里感谢的场景,医生在我心中是一个能帮助到别人,有成就感的一份职业。
一个人一生如果能从事有兴趣、有志向又适合做的工作,当是幸运的,理应用心做好,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是我的人生准则。
我至今记得从医以来做的两台影响并支撑我今天从医之路的手术。一台手术的主角是一位20岁左右的姑娘,因全身脊柱后凸畸形,来到北医三院就诊,当时她来就诊时,整个上身已经蜷曲到了一起,脊柱失去了正常结构,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十分大。但是看着这位姑娘青春的面容,清澈、期许的目光,我从心底想去试一试,帮助她站起来。手术最终获得了成功。
另一台手术的主角,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一档热播的英语节目的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名教授。当时这位教授患腰椎管狭窄来北医三院做手术,因为手术难度高、这位教授年龄又大,我特别担心手术做不好。但是这位教授的一句话给了我莫大的信心,他对我说:“手术成功最好,要是真下不了台,就把我这老骨头捐给你们做研究了。”
前后经历了这两台手术的心路,我悟到:为了患者,只要有1%成功的可能,作为医生,我们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医学就是这样一个在挑战和考验中,充实自己内心力量和专业技能的职业。
当然,要增进1%的成功率,抑或说,要更大程度地帮助到患者,是离不开用心琢磨的。
我从上医学院时,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实验或者手术过后,总是会重新琢磨一下实验或者手术的过程,创口缝合为什么这次会扭曲?为什么这次手术的出血量会大?怎么可以让伤口缝合得更好?出血量更小?
正是这样不断地“琢磨”中,我的科研工作和临床工作也在被推动着。后来我用动态椎动脉造影方法证实了颈椎病对椎动脉的影响,采用经峡部外缘入路椎间盘,切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采用自行设计改良的脊柱截骨技术治疗各种复杂脊柱畸形,都是基于这样的内心驱动力。
我觉得自己这一生很幸福,能从事医生职业,能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亲身经历中国骨科疾病治疗飞跃式的进步。上世纪70年代末,因为硬件技术的落后,哪怕是一台简单的骨折手术,也要花上四五个小时,病人则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才能康复。但现在骨折手术一天能做三四台,八九十岁、甚至百岁老人都可以做手术。同时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临床的外科医生,我也感受着病人诊疗观念的变化。过去人们活着有一口气就行,手术能不做就不做,现在,哪怕是很轻微的颈椎病,但凡对生活有一点点影响,很多病人也会要求做。如何做到更小的创伤,帮助病人挺直脊梁,是我心中的不懈追求。
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4-10-22&verOrder=11&banzi=10&paperType=rmzxb
姓名:陈仲强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主持医院行政全面工作。
技术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学位: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专业:骨科、脊柱外科
导师资格:博士生导师
现任职务: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骨科名誉主任、首席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主任、骨科副主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全国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获奖情况:2012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0年荣获中国医院协会颁发的“先声杯”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2009年荣获第六届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北京医院协会授予的管理突出贡献奖;2007 年、2008 年分别被北京医院协会和中国医院协会评选为优秀医院管理干部及中国医院优秀院长;2008年荣获卫生部2007-2008年度“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年荣获北京大学授予的2007年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教学科研特等奖;2006年在《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举办的“25位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评选中,荣获2006-2007年度最高奖——“卓越贡献奖”;2003年荣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院长》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主编;《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科杂志》副主编;AO国际内固定学会理事;AO脊柱内固定学会中国分会第二任主席;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学会骨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业务专长:擅长于脊柱外科,尤其在颈椎病、胸腰椎疾病、脊柱畸形与创伤及滑脱的治疗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采用自行设计改良的脊柱截骨技术治疗各种复杂脊柱后凸畸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显著成就,建立了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建立了四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前沿系统的相关基础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在重度椎体滑脱以及脊柱复杂疾病的治疗上得到同行高度认可。近10年来,发表论文百余篇,参与著书6部、译著4部,先后承担卫生部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教育部985二期(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担任北京市十大疾病之一“脊柱与骨关节病”防治研究首席专家;已培养硕士6名,博士18名,博士后1名。
温馨提示: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学习到陈仲强院长的精神,热爱自己的行业,可以为自己的行业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