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人民政协报】2019-3-1 重视筛查 做好预防很关键

浏览次数:

近年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居于恶性肿瘤发病第三位,死亡率位于第五位,每年新发结直肠癌患者约37万例。我国直肠癌发病率较结肠癌高,中低位直肠癌多见,且发病年龄也在进一步年轻化。   

直肠癌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它的诱发因素主要有:饮食不均衡,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运动少,肥胖;抽烟;工作压力大,长期久坐。为啥古代人患直肠癌少呢?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好避开了这些高危因素:饮食结构简单,谷物多,肉食少,纯天然食物多,食品添加剂少,喝的是井水,吃的是自己种的菜;其次,他们大多靠天吃饭,必须下地劳动;出门基本靠腿走路,所以肥胖得人很少;第三,他们很少抽烟;此外,他们压力较小,不像现代人熬夜加班,久坐不动,生活作息不规律。”顾晋教授说。

直肠癌有哪些早期症状?顾晋教授介绍,常见的症状有:1.腹胀、腹痛。因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或表现为无规律的绞痛。2.便血。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且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待肿瘤体积增大,影响粪便通过,可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3.贫血。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患者可出现贫血,这是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肿瘤阻塞,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随着肿瘤扩散浸润加重,肿瘤表面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4.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5.腹部包块。腹部出现包块可能是肿瘤本身,或者是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黏结的肿块。包块一般质地较硬,有的可随肠管的活动而活动。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惑:长了痔疮也会便血,这与直肠癌怎么区别呢?顾晋教授介绍,痔疮便血是新鲜的血,且大便完后滴血,血和大便不混在一起;而直肠癌便血是暗红色的,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像果酱一样。除了便血,直肠癌有明显的表现可以自行判断:消瘦、乏力、贫血、肚子疼、体重减轻。

如果一旦得了直肠癌患者应该怎样做?一定要手术吗?“目前,我们治疗直肠癌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相对特殊的是,直肠癌手术通常伴有术前放化疗和术后化疗。直肠癌离肛门较近,如果肿瘤比较大则需要术前放化疗,为手术创造有利环境;而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则是为了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顾晋教授说。

由此可见,想要远离直肠癌,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具体从哪方面着手呢?顾晋教授介绍,首先是戒烟。吸烟可导致多种形式的癌症,除了直肠癌,还包括肺癌、食道癌、口腔癌、咽喉癌、肾癌胃癌和宫颈癌等。其次,调整饮食是控制癌症的另外一项重要方法。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如直肠癌、食道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适当在饮食中增加水果和蔬菜的含量,对抵抗多种癌症可起到保护作用。相反,过量食用红肉和腌制肉类可能会增加患直肠癌的风险。另外,健康的饮食习惯还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顾晋教授提醒大家,预防直肠癌除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外,一定要重视癌症的筛查。目前,直肠癌手术治疗预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50%以上,所以主动体检筛查很重要,要做到早防早治,别等症状明显了,可能就到中晚期了。简单来说,筛查就是40岁以后常体检看看大便有没有血,肠道里有没有异常的肿物,血里的CEA(癌胚抗原)有没有升高。直肠癌发生在直肠的中下段,做个指检和肠镜就能大概知道了。由于癌症的高发年龄在中老年,建议40岁以后的人群应该进行健康体检。

“其实,相当一部分癌症由于发现早,而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只要我们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并注重体检是可以大幅降低罹患癌症风险的。”顾晋教授说。

中国政协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