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知识
随着冬天的来临,气温降低,早晚温差加大,医院儿科的呼吸道患儿随之增多起来。
大部分患儿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感冒”,主要症状是流涕、鼻塞、咳嗽,伴或不伴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90%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等,少部分患儿是细菌感染或者混合感染。在经过对症治疗以及加强护理,并且多休息、多饮水后,很快可以痊愈。
但在儿科门诊偶有下面这类患者被误诊为感冒,从而中西感冒药和抗生素轮番治疗,既不对症也无疗效。这部分患儿的门诊表现是反复就诊,他们的流涕、咳嗽症状时轻时重,让家长们揪心焦虑。“我就怕孩子受凉,早早就给他带上帽子围巾穿秋裤了”;“老话说‘鱼生火、肉生痰’,为了不上火、不咳嗽,我家宝儿2个月不吃肉了”;“我家闺女断断续续吃了3个月药了,药一停就流鼻涕,可怎么办啊?”……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千般小心、万般仔细,但是孩子还是反复流涕,咳嗽有痰。是照看不到位,饮食不合理吗?当然不是的。
当宝宝反复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揉鼻子、咳嗽时,可能是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而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这两个病的症状很相似,但是病因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也截然不同。如果孩子的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2周,而全身症状较轻,要考虑过敏性鼻炎的可能,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等进一步来确诊。
那“不吃肉不吃鱼”就能不上火,减轻咳嗽、咯痰吗?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鼻腔分泌物多,当分泌物(鼻涕)倒流至咽喉时就出现嗓子呼噜、有痰响,分泌物还可以刺激咳嗽感受器,出现反复咳嗽。有的家长面对反复咳嗽有痰的孩子,认为是“咽炎”或者“气管炎”,干脆让孩子吃上抗生素。这个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积极治疗鼻炎,包括:局部用药(鼻喷药物,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和口服药治疗(抗组胺药和/或抗白三烯药物等,如氯雷他定、孟鲁司特等)。对于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其实环境控制、避免过敏原接触更加重要,比如对于猫狗毛过敏的孩子,就要避免接触猫狗;对于螨虫过敏的孩子,父母就需要更加勤快更换床上用品,每周用热水洗涤床单被罩,室内不用地垫,被褥在阳光下暴晒。
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对于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不仅要做到以上两点,还有在放学或者户外活动回家后,及时洗脸,用生理盐水进行鼻冲洗,这样会大大减少病原体和过敏原对身体的侵犯和刺激,从而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