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医院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医院动态

北大首钢医院急救团队:赛场砺兵传佳绩 护佑生命“第一程”

发布时间:2025-10-17 16:53:57 来源: 作者:120院前急救 李小英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在生命救援的赛道上,每一秒都关乎生死。10月16日,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院前急救医师竞赛暨第八届北京市院前急救岗位技能竞赛落下帷幕。北京大学首钢医院120院前急救团队不负众望,在全市20支精英队伍、百名参赛选手中崭露头角——驾驶员尹文钊斩获救护车驾驶员个人竞技项目二等奖,由尹文钊与消化内科郑晓医生、风湿免疫科施莹莹医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医疗急救临床案例团体项目优秀奖,用实力书写了院前急救的“硬核答卷”。

单人竞技:方向盘上的“生命竞速者”

救护车驾驶员,是院前急救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第一响应人”。尹文钊凭借多年实战积淀,在理论知识、场地技能、更换轮胎三大竞赛模块中,展现出超越常人的专业素养与心理素质。

场地技能比拼中,他精准把控救护车极限性能,每一次转向都稳如磐石,每一次停靠都分毫不差。这种对车辆的极致掌控,正是日常急救中为生命开辟“绿色通道”的真实写照——在拥堵路段、复杂路况中,他总能以最快速度将救护车平稳送达现场。

更换轮胎环节,模拟的是急救途中突发车辆故障的紧急场景。尹文钊沉着应对,拆胎、装胎、紧固螺丝等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用最短时间排除故障。这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态的较量,他用“人车合一”的默契,诠释了“不让故障耽误救援”的职业坚守。

微信图片_20251017140215_1625_10 (1) (1).jpg

最终,尹文钊以优异成绩拿下个人二等奖。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实战演练,是对“稳、准、快”驾驶准则的极致追求,更彰显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前急救驾驶员队伍的顶尖水准。


团体协作:“医护驾”的生命守护“铁三角”

院前急救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医护驾”三方协同的系统作战。在团体项目中,尹文钊、郑晓、施莹莹组成的“铁三角”,面对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紧急创伤生命支持两大高难度模拟案例,展现出教科书级的协作能力。

作为团队的“移动堡垒”,尹文钊不仅要快速抵达模拟现场,更要为车内救治创造稳定环境。面对竞赛设置的湿滑路段模拟场景,他通过精准控制车速、平稳操作方向盘,让救护车始终保持稳定状态,为郑晓、施莹莹医生开展急救操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微信图片_20251017140200_1624_10 (1) (1).jpg

接到“患者”后,郑晓、施莹莹医生立即投入救治。在尹文钊打造的“移动急救舱”中,她们冷静判断病情、规范实施抢救,从心电监护到药物注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高效。三方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将“医护驾一体化”急救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用高效协作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

最终,团队从全市2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团体优秀奖。这份荣誉,是对“1+1+1>3”协作理念的最佳印证,也展现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120院前急救的硬核实力。


以赛促练:锻造院前急救“全能铁军”

此次竞赛的优异成绩,并非偶然,而是120院前急救团队长期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培养理念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团队着力推动院前急救驾驶员从 “驾驶能手”向“急救多面手”转型,要求驾驶员不仅精通驾驶技能,更要熟练掌握BLS(基础生命支持)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等急救技能。

微信图片_20251017145358_1635_10 (1)_1.jpg

在日常培训中,团队通过模拟急救场景、开展跨科室协作演练等方式,让 “医护驾”三方频繁互动、深度磨合。驾驶员参与急救知识培训,医生、护士了解驾驶安全要点,形成了“人人懂急救、人人会协作”的良好氛围。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司机技能专业化、团队协作无缝化”的培养目标,持续打磨院前急救队伍的专业能力与协作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急救铁军,为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筑起更坚固的“第一道防线”。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