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知识
在英国伦敦圣克里斯托弗安宁院的墙上,有一块金属铭牌,上面写着:“我会成为你的一扇家园之窗,大卫?塔斯马的承诺”。塔斯马所说的“你”是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护士兼医生西西里?桑德斯女士。
桑德斯女士出生于小康之家,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二战爆发后,她在夜校学习护士课程。1948年,一个偶然机会,她结识了波兰犹太人大卫?塔斯马。塔斯马当时患有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疼痛剧烈,痛苦不堪。作为护士,她在塔斯马最后两个月的时光中,经常去医院陪伴他。在此过程中,桑德斯意识到,人的痛苦不仅来自疾病,不仅是肉体痛苦,还有精神的、心理的、社交的痛苦。
塔斯马病逝后,给桑德斯留下500英镑的遗产。他许诺,要为她开启“一扇家园之窗”,作为他们之间交往和爱的报答。桑德斯将这笔财产捐给了塔斯马病逝的医院。从此,桑德斯确定了她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为生命垂危者减轻一切痛苦。
桑德斯作为一名护士,长期义务为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工作。面对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她提出了“超前镇痛”的观点,即在患者出现疼痛前就使用镇痛药物吗啡,以预防和减轻疼痛的发生。这与现代医学倡导的超前镇痛理论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由于桑德斯的护士身份,使她在医疗活动中处处受挚,于是,已经三十三岁的桑德斯毅然参加“高考”,并在1957年取得医师执照。这在当年由男人一统天下的英国临床医学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有了“文凭”的桑德斯在伦敦创建了一所,以改善生命垂危患者生命质量和减轻患者痛苦为目的的“安宁院”——圣克里斯托弗安宁院。桑德斯使用了“安宁院(Hospice)”一词,而不是“医院(Hospital)”,其用意是把“安宁院(Hospice)”和“医院(Hospital)”区别开来。Hospice原意为“修道院用以接待长途朝圣者的驿站”,延伸意思为“收容所”,现专指“为解除患者身体和精神痛苦为目的的医疗机构”,这是全世界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安宁院。桑德斯在这所安宁院工作了五十年,直到2005年与世长辞。桑德斯一生都在探索和帮助临终者极其家属学会如何平静的、有尊严的、体面的面对死亡?桑德斯用毕生的实践,创立了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姑息治疗”理论,她因此成为世界“姑息治疗”的先驱者。
今天,当你走进圣克里斯托弗安宁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平板玻璃,这块玻璃象征着一扇窗户,用以体现塔斯马所希望的,减轻临终患者痛苦的愿望。“姑息治疗”如同一扇窗户,一扇心灵之窗,透过它,患者会看到尊严、看到希望,即那扇“家园之窗”。
正如桑德斯常对患者说的那句话:你重要,因为你是你;你重要,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什么是“姑息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对“姑息治疗”的定义是: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的,社会心理的,和心灵的困扰,以预防和缓解患者身心的痛苦,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病人和他们的亲人的生命质量。也就是说,“姑息治疗”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而更加关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预防和减轻他们的痛苦,控制疼痛和其他疾病相关症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身体、心理和精神的抚慰和支持。简言之,“姑息治疗”不是放弃治疗,而是换一种方式和患者及家属共同面对疾病的挑战。
在许多国家,都有专门从事“姑息治疗”的团队。他们会遵循“姑息治疗”的原则,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工作。当患者需要时,他们会用许多时间和患者及家属沟通,详细介绍病情及预后,了解病人和家属的真实想法、顾虑和困难,让他们理解,疾病治疗重心将由“治愈”向“姑息”转换,确定医患双方共同认可的治疗目标。
对于时日不多的病人,“姑息治疗”团队会帮助其建立临终关怀。如宽敞的房间,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干扰”,不再进行抽血化验和有创伤的检查和治疗。如果病人信仰宗教,神职人员可为病人和家属做安抚活动,让病人可以尽量舒适地和家人一起享受最后时光。
最近,一份由世界知名智库发表的题为《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的报告称,在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死亡质量指数”调查排名中,中国大陆的“死亡质量”排名第71位,即倒数第10位。
“死亡质量指数”的内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给予病入膏肓,即将离世患者提供的医学治疗的质量,即保证患者离世前生命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姑息治疗”的质量。
“死亡质量指数”越靠前,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患者在死亡前一段时间内,能够得到相对舒适的环境、更人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更有尊严的“离开”。
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排名第1的国家为英国。长期以来,英国为病情严重患者提供口服和注射药物以减轻痛苦;更注重患者心理安抚;由志愿者、慈善机构、社区、宗教团体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以及纳入医保的、免费或公费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在亚洲,首先开展“姑息治疗”的是日本。纳入医保后,99% 的日本人选择通过“姑息治疗”步入死亡。
在台湾,“姑息治疗”被称为“宁养医疗”。当医生判断患者预期生命少于六个月时间,就会启动法律程序,患者预立相关遗嘱,放弃有创伤的治疗和抢救,进入“宁养医疗”阶段。
在中国大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姑息治疗”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人们重治疗、重抢救,忽略了对患者意愿的尊重和对家属的安抚,在“冷冰”的医疗行为过程中,似乎缺少一丝“温暖”。同时,经济投入不足、相应机构缺乏、人员不足、观念不同、文化差异等因素都制约了“姑息医疗”的开展,这是中国人“死亡质量指数”排名靠后的根本原因。
现在,“姑息治疗”理论越来越为我国公众所接受,国内从事“姑息治疗”的机构逐渐增多,中国人生命的尊严同样得到尊重。正如“姑息治疗”理论的创立者桑德斯所说:
我们必须关心生命的质量,一如我们关心生命的长度。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